
金制的梭。亦为梭的美称。 唐 温庭筠 《织锦词》:“簇簌金梭万缕红,鸳鸯艳锦初成匹。” 宋 孔平仲 《孔氏谈苑》卷五:“ 蔡州 丁氏 精於女工,每七夕祷以酒果,忽见流星坠筵中,明日瓜上得金梭,自是巧思益进。” 清 朱彝尊 《一半儿·玉峰》套曲:“小鶯烟柳织金梭,古塔风铃响玉珂。”
“金梭”是一个汉语词汇,具体含义如下:
字面含义
指“金制的梭子”,其中“金”表示材质珍贵或象征华丽,而“梭”是传统织布工具(用于牵引纬线)。在实际语境中,“金梭”更多作为梭子的美称,而非特指黄金材质。
扩展含义
在文学作品中,常被用来比喻时间飞逝或织造技艺的精妙。例如唐代温庭筠的诗句:“簇簌金梭万缕红,鸳鸯艳锦初成匹”,通过“金梭”描绘织锦的绚烂过程。
需区分“金梭”与化学元素“金”(符号Au)。部分网页因分词错误将两者混淆,但“金梭”为独立词汇,与金属元素无直接关联。
《金梭》是一个具有特定含义的汉字词语,它指的是用金属制成的纺织工具,类似于现代的纺车。在古代,人们用金梭来进行纺线和织布的工作。
《金梭》这个词由两个部首组成,分别是“金”和“木”,其中“金”是表示金属的部首,“木”是表示木头的部首。它的总笔画数为14画。
《金梭》一词的来源较为古老,最早可以追溯到《周礼·秋官·大宗伯》中,用于形容纺织工具。它在繁体字中的写法与简体字相同,都是“金梭”。
在古时候,汉字的写法与现代有所不同。根据《康熙字典》中的记载,古时候《金梭》的写法为“釒梭”,其中“釒”是金属的旧字形,“梭”与现代的写法相同。
1. 她手捧着金梭,纺织着美丽的线缕。
2. 这座博物馆展示了古代纺织工具,其中包括许多精美的金梭。
组词:金银梭、金梭织布、金梭逸事
近义词:银梭、锡梭
反义词:木梭、竹梭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