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铜律的意思、铜律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铜律的解释

铜制的定音、候气的仪器。《新唐书·礼乐志十一》:“ 文收 既定乐,復铸铜律三百六十、铜斛二、铜秤二、铜甌十四、秤尺一。” 前蜀 韦庄 《冬日长安感志寄献虢州崔郎中二十韵》:“纔惊素节移铜律,又见玄冥变玉籤。”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铜律”是一个具有历史和文化内涵的词汇,其核心含义如下:

基本解释

铜律指铜制的定音、候气仪器,主要用于古代乐律校准和节气观测。该词最早见于《新唐书》等文献,体现了古代中国在音乐与天文领域的精密技术。


具体含义与用途

  1. 功能属性

    • 作为定音乐器:通过铜制管状结构确定音高标准,用于乐器调律(如编钟、编磬等)。
    • 作为候气仪器:通过铜管长度变化观测节气更替,与古代天文历法密切相关。
  2. 历史记载

    • 唐代张文收曾铸造铜律360件,并配套铜斛、铜秤等度量衡器具(《新唐书·礼乐志》),说明其与古代标准化制度相关。
    • 前蜀诗人韦庄在诗中提到“素节移铜律”,以铜律象征季节变迁,印证其候气功能。
  3. 相关器物
    常与铜斛(量器)、铜秤(衡器)等并列记载,反映古代“音律-度量衡”一体化的科学体系。


其他语境中的延伸

需注意,在哲学领域(如北京大学赵敦华教授提出的“金律、银律、铜律、铁律”),“铜律”被定义为非道德律,指代价值中立的行为准则。但这一用法与古代仪器的“铜律”无直接关联,属同名异义现象。


如需进一步了解古代音律仪器或道德哲学分类,可查阅《新唐书》乐志篇或伦理学相关研究文献。

网络扩展解释二

《铜律》的意思

《铜律》是一个汉字词语,表示用铜制作的法器,用于乐曲演奏中起调节音律的作用。也可泛指其他材质的类似法器。

《铜律》的拆分部首和笔画

《铜律》的部首是金,由两个部首组成,分别是長和鉤。它的总笔画数是14。

《铜律》的来源

《铜律》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古代乐器演奏中使用的铜制法器。铜律通过调整法器的长短来改变音的高低,以达到演奏音乐的需要,因此得名。

《铜律》的繁体

《铜律》的繁体字为「銅律」。

古时候汉字写法

古时候《铜律》的写法与现代写法基本相同,只是字形有些许差异,如「銅」的上部分是「釒」字旁,「律」的左边是「彳」字旁,整体呈现出古朴的气质。

《铜律》的例句

1. 音乐家使用铜律来调整乐器音准,使音乐更加和谐。

2. 他将铜律放置在演奏乐器旁边,方便随时进行音高的调整。

《铜律》的组词

1. 铜制法器

2. 铜钟铜鼓

3. 铜制乐器

《铜律》的近义词

1. 调音器

2. 音律调节器

3. 音高调整器

《铜律》的反义词

1. 音柱

2. 固定音高

3. 静音器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