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荒废的坟地。《文选·张载<七哀诗>之一》:“頽陇并垦发,萌隶营农圃。” 张铣 注:“頽陇,頽坟也。”
"颓陇"是由"颓"与"陇"组成的复合词,属于古代汉语中的地理景观描述词汇。根据《汉语大词典》解释,"颓"指坍塌、崩坏之状,《说文解字》释为"秃皃"(段玉裁注:凡物皆可云颓也),"陇"通"垄",本义为山岗高地,《尔雅·释地》载"土有故曰陇"。二字合称"颓陇",特指自然风化或人为破坏后呈现荒废状态的山丘地貌。
该词最早见于南朝谢灵运《撰征赋》"睹颓陇而兴念",描绘战争后的残破山陵景象。唐代李善注《文选》时引《方言》"秦晋之间,冢谓之陇",说明该词在特定地域可引申指荒废的坟茔。清代王夫之《读通鉴论》卷十使用"颓陇断堑"形容古战场遗迹,赋予其历史沧桑的意象。
现代汉语中,"颓陇"主要见于古典文献研究和诗词赏析领域。北京大学《全宋诗》数据库显示,宋代诗人周弼在《灵岩上方》有"颓陇旧耕深没骭"之句,生动展现荒废梯田被深草掩埋的生态场景。该词承载着中国传统文化中"兴废咏怀"的审美意识,常见于凭吊古迹类的文学作品。
引用来源:
“颓陇”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为tuí lǒng,其含义和用法如下:
指荒废的坟地,多用于描述古代因战乱、时间推移或人为破坏而废弃的墓地。
出自西晋张载的《七哀诗》之一:“颓陇并垦发,萌隶营农圃。”
《七哀诗》原句:“颓陇并垦发,萌隶营农圃。”
近义:颓垣、荒冢;反义:新茔、完冢。
提示:该词属古汉语词汇,现代使用较少,多见于文学作品或历史文献。如需更详细例证,可参考《文选》或汉典网等来源。
挨挨拶拶白合必修科薄暮残脱长虑后顾乘丘刺喷打摆子大荒落瘅疟道同定霸发贱丰劲傅抱石福建子伏事该摄刚悍巩卫钩盘过中不食害相思横举荐瘥较文劫历鸡树蹶蹶开工例贡麦罢蛮彊脑气筋内行厂拧成一股绳佞誉昵侍叛命抢风潜匿慊足轻拢慢捻羣才深省时律耍孬种疏恶漱浣荪美铁脚铁子土俗无思无虑显微摄影小翅消石徙废螇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