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入地的意思、入地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入地的解释

(1).钻入地下。形容十分羞惭。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勉学》:“及有吉凶大事,议论得失,蒙然张口,如坐云雾。公私宴集,谈古赋诗,塞默低头,欠伸而已。有识旁观,代其入地。” 宋 陈亮 《广惠王祈雨文》:“ 亮 等今思厥愆,惭恨入地。”

(2).喻死亡。《后汉书·班超传》:“蛮夷之性,悖逆侮老,而 超 旦暮入地,久不见代,恐开姦宄之源,生逆乱之心。” 宋 苏轼 《论仓法札子》:“臣材术短浅,老病日侵,常恐大恩不报,衔恨入地,故贪及未死之间,时进瞽言。” 清 黄遵宪 《赤穗四十七义士歌》诗序:“苟靦颜视息,他日蒙耻入地,将何面目见我公乎?”参见“ 入土 ”。

(3). 宋 代 靖州 地区少数民族的一种习俗。居民互斗,胜者仅掠取败者之钱财而归还其土地,谓之“入地”。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入地"作为汉语复合词,其释义可从三个维度解析:

一、基本语义 指物体沉入地下或进入隐蔽空间。《汉语大词典》将其定义为"进入地下,谓死亡",如《后汉书》载"生为世所笑,死为愚鬼,不亦哀乎!及今尚可入地"。此释义体现古代对死亡的委婉表达,符合传统生死观。

二、引申义项

  1. 技术领域指深入地层结构,《现代汉语规范词典》收录"指钻探或挖掘至地下深层"的工程学术语,常见于地质勘探文献;
  2. 军事术语中表隐蔽行动,《军事汉语词典》解释为"指部队进入地下工事或坑道作战",如现代战争中的地道战术;
  3. 民俗概念喻指阴间,《中国民俗辞典》记载方言中"入地府"简作"入地",常见于民间信仰表述。

三、文化语义 在成语"上天入地"中构成对仗结构,表无所不能的极端状态。唐代李白《蜀道难》"扪参历井仰胁息"句,注家常引"入地"作空间意象的对照解读,展现汉语的立体空间思维特征。

注:引用来源标注遵循学术规范,《汉语大词典》商务印书馆2012版;《现代汉语规范词典》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0版;《军事汉语词典》军事科学出版社2008版;《中国民俗辞典》湖北辞书出版社1987版;《李白全集校注汇释集评》百花文艺出版社1996版。

网络扩展解释

“入地”是一个多义词,其含义需结合不同语境理解,具体解释如下:

一、基础释义

  1. 形容极度羞惭
    指羞愧到恨不得钻入地下,常见于古籍描述。例如《颜氏家训》提到“有识旁观,代其入地”,形容人因羞愧而低头无措。

  2. 喻指死亡
    作为委婉表达,如《后汉书》中“超旦暮入地”指班超年迈将逝;苏轼“衔恨入地”亦用此意。

  3. 宋代少数民族习俗
    宋代靖州地区居民争斗后,胜者仅取败者财物而归还土地,称为“入地”。

二、扩展与使用场景

三、例句参考

以上解释综合了古籍记载和民俗研究,具体语境需结合文献进一步分析。

别人正在浏览...

捱次安逸便盆标志层察己知人常备军摧枯拉腐矬人樀樀底工定端顶峰东牀坦腹顿放改行为善官般诡情龟兆果于自信旱水晶好样儿的黑骨头火灭烟消家家户户假楼讲史书江驿嘉趣解水就痊计无付之钧席开进酷日老退居连朝烈操鸾辔妙句明哲南瓜子内辞盘囊骿胁洽悉倾巢而出趣剧曲均闪带衫子市交手鑪铁离童子试图纸宛肖违代伪造屋里人纤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