较略的意思、较略的详细解释
较略的解释
大概;大体。《三国志·吴志·孙皎传》:“此人虽麤豪,有不如人意时,然其较略大丈夫也。” 晋 葛洪 《<抱朴子内篇>序》:“盖麤言较略,以示一隅。”《宋书·索虏传》:“较略二军,可七千许人,既入其心腹,调租发车,以充军用。”
词语分解
- 较的解释 较 (較) à 比:较量(刵 )。较劲(亦作“叫劲”)。比较。计较。 对比着显得更进一层的:成绩较佳。 明显:较然(显明)。彰明较著。 大旨,大概:较略。 笔画数:; 部首:车; 笔顺编号:
- 略的解释 略 大致,简单,不详细:大略。简略。粗略。略微。略有所闻。略知一二。 省去,简化:省略。忽略。其余从略。 简要的叙述:史略。要略。事略。 计谋:方略。策略。战略。 抢,掠夺:侵略。攻城略地。 详 笔
网络扩展解释
“较略”是一个古汉语词汇,其含义和用法如下:
一、基本释义
- 拼音:jiào lüè
- 核心含义:表示“大概”“大体”或“概略”,常用于概括性描述。
二、详细解释
-
词义内涵
- 指对事物或情况的大致描述,不追求细节。例如《三国志·吴志·孙皎传》中评价人物时提到:“然其较略大丈夫也”,意为从整体上看具备大丈夫的特质。
- 在《宋书·索虏传》中用于军事统计:“较略二军,可七千许人”,即估算军队人数约为七千。
-
构词分析
- 较:本义为“比较”,引申为“明显、大致”(参考“较然”“较略”等用法)。
- 略:本义为“简要、省去细节”,如“粗略”“大略”。
三、来源与用法
- 文献出处:多见于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史书和子集,如《三国志》《宋书》等,多用于人物评价或数据估算。
- 语境特点:常见于正式文体的概括性表述,现代汉语中已较少使用。
四、现代使用情况
现代汉语中,“较略”一词逐渐被“大致”“大体”“粗略”等替代,仅保留在古籍研究或特定学术讨论中。如需更详细例证,可查阅《三国志》《宋书》等原始文献。
网络扩展解释二
较略的意思
《较略》是一个汉字词语,它的意思是简要、概括或简略地表达或阐述某个事物或内容。
拆分部首和笔画
《较略》由两个部首组成,左边是“辶”(辵),表示走的意思,右边是“留”,表示已经种下,留下的意思。整个汉字共有10个笔画。
来源
《较略》最早出现在《庄子·天下》一阕中,用来形容概括归纳的方法。后来逐渐衍生为一个独立的词语,用于表达概括或简略的意思。
繁体
在繁体字中,较略的写法是「較略」。
古时候汉字写法
在古代汉字的写法中,较略的上半部分为“走”字的形状,下半部分为一种类似“一”的符号,类似于「〢」的形状。
例句
1. 他的演讲内容很长,我只能给你一个较略的概述。
2. 这本书是作者对历史的较略回顾。
组词
较量、较真、较劲、较高等。
近义词
概括、简要、概述、扼要。
反义词
详述、详细、详尽、详解。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