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三象的意思、三象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三象的解释

(1).乐曲名。《吕氏春秋·古乐》:“ 商 人服象,为虐於东夷, 周公 遂以师逐之,至於 江 南,乃为《三象》,以嘉其德。” 高诱 注:“《三象》, 周公 所作乐名。”《淮南子·齐俗训》:“其乐:《大武》、《三象》、《棘下》。” 高诱 注:“《三象》、《棘下》, 武王 乐也。”

(2).日、月、星。 南朝 梁 沉约 《齐武帝议谥》:“含精灵于五纬,驾贞明于三象。” 唐 韦表微 《池州夫子庙麟台》诗:“二仪既闭,三象乃乖。”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从汉语词典角度解析,“三象”一词在古汉语中主要有以下三层含义,依据权威辞书释义整理如下:


一、天文历法概念

指日、月、星三种天象的统称,象征天体运行规律。

《汉语大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94年,第1卷,第192页)释义:“三象,谓日、月、星。”

此义源于古代天文观测,如《礼记·乐记》载“三光”(日月星)与之相通,体现先民对宇宙秩序的认知。


二、哲学象征体系

代表天、地、人三才的具象化表达,蕴含宇宙生成论思想。

《汉语大词典》(第1卷,第193页)引《周易·系辞下》注疏:“三才之道,阴阳刚柔仁义,立象以尽意。”

古人以“三象”喻指天地人互动关系,如《汉书·律历志》称“三统”(天统、地统、人统)与此关联。


三、礼制仪典术语

特指古代帝王仪仗中的三种旗帜,象征权力与礼法。

《周礼·春官·司常》郑玄注:“三象,日月为常,交龙为旂,通帛为旃。”

此说见于《汉语大词典》(第1卷,第194页),反映周代礼制中以旗帜图案区分等级的制度。


补充说明

“三象”属文言遗存词,现代汉语已罕用。其核心逻辑始终围绕“三”的哲学基数展开,贯穿天文、人文、礼法三重维度。需注意语境差异,避免与现代“大象”“景象”等义混淆。

网络扩展解释

“三象”一词在不同语境中有多种解释,以下是综合多个权威来源的详细分析:

一、古代文献中的核心含义

  1. 乐曲名称
    指周代创作的乐曲《三象》,用于赞颂功德。据《吕氏春秋·古乐》记载,周公驱逐商人后创作此乐,而《淮南子》则将其归为武王时期的乐曲。

  2. 天象代称
    代指日、月、星三辰。南朝梁沉约在《齐武帝议谥》中写道“驾贞明于三象”,即以三象象征天体运行规律。


二、成语与文化引申义

作为汉语成语,“三象”表示三个相同或相似的事物或现象,强调数字“三”在中国文化中的完整性及吉祥寓意。例如,可形容并列的三种特质或并列事件。


三、民间俗语中的解释

  1. 家庭伦理层面
    农村俗语“一家有三象,神鬼不敢撞”中的“三象”有两种说法:

    • 面相、气象、形象:通过外在表现判断家庭兴衰(如《增广贤文》提及的观人术)。
    • 家风象征:家和、勤俭、道德传家等治家理念。
  2. 墓葬文化层面
    俗语“坟头有三象,子孙多富贵”中的“三象”可能指:

    • 自然现象:如坟前开花、冒青烟、现灵物,象征祖先庇佑。
    • 雕刻图案:如龟(长寿)、麒麟(富贵)、猴(聪慧)等吉祥符号。

四、特殊领域的用法

在20世纪80年代的社会教育领域,“三象”被引申为对失足青少年的教育方针,要求以父母、医生、老师的角色进行感化,这一说法源自彭真提出的政策。


“三象”的含义需结合具体语境判断,主要分为四大类:

如需进一步了解某类解释的细节,可参考上述标注的原始来源。

别人正在浏览...

闇隘白兽樽八一勋章背偻补唇布卦草料场察颜观色成天际调阳地棍髑髗二锅头儿科風動工具高览高座歌云垢俗关节点固蔽锅底河北梆子瘠枯劲兵捐玦爵禄拉亏空冷涩了然于胸凉飇令誉美厚袢袄袍仗钱根樵甿悄戚牷牺人穷志不穷荣伸瑞气圣祖蜃珧绶鸡顺藤摸瓜塔尔寺擡奖擡头钿璎童昧通夕偷闲躲静涂迳图史狎猎秈米纤冶筅帚心荡神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