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hin lens] 一种很薄的透镜,它的厚度可以在计算物距、像距、放大率等时忽略不计
薄透镜是指厚度远小于其两折射面曲率半径的透镜。其核心特征在于厚度极小,使得光线在透镜内部的偏移可忽略不计,从而简化了光路计算。根据形状和光学作用,可分为凸透镜(会聚透镜)和凹透镜(发散透镜)两类。
词义构成
“薄”强调透镜的物理厚度极小(通常满足 ( d ll |R_1|, |R_2| ),其中 ( d ) 为厚度,( R ) 为曲率半径);“透镜”指由透明介质(如玻璃、树脂)制成的光学元件,通过折射改变光线传播方向。
光学特性
薄透镜的光心可近似视为其几何中心,光线通过光心时方向不变。其成像规律由薄透镜公式描述:
$$ frac{1}{f} = frac{1}{u} + frac{1}{v} $$
其中 ( f ) 为焦距,( u ) 为物距,( v ) 为像距(遵循符号法则)。凸透镜焦距为正,凹透镜为负。
应用场景
广泛用于眼镜、显微镜、相机镜头等光学仪器。例如,近视眼镜使用凹透镜发散光线,远视眼镜使用凸透镜会聚光线。
《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
定义透镜为“用透明物质制成的镜片,两面多为球面”,并注明“薄透镜”为光学专业术语,强调其厚度对光路计算的简化作用。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 现代汉语词典[M]. 北京:商务印书馆, 2016.)
《物理学名词》(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
明确薄透镜的物理条件:“厚度远小于球面曲率半径,可忽略光线在透镜内部的平移”。
(来源: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 物理学名词(第二版)[M]. 北京:科学出版社, 2019.)
国家标准《GB/T 13962-2009 光学术语》
规定薄透镜的数学表达形式及成像公式,界定其与厚透镜的区别。
(来源: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光学术语[S]. 2009.)
薄透镜是光学中的基础概念,指厚度远小于其两个折射球面曲率半径的透镜。其核心特点在于忽略厚度对光路的影响,简化成像分析。以下是详细解释:
基本定义
主要类型
成像公式 薄透镜的高斯公式为: $$ frac{1}{f} = frac{1}{u} + frac{1}{v} $$ 其中:
符号规则
应用与局限
薄透镜理论是几何光学的基石,其理想化模型为复杂光学系统的分析提供了重要工具。
棒冰卑俗奔轶碧旻逼属簸运裁定豺虺成也萧何,败也萧何重逢斗鸡眼断縻鹅儿肠二享泛广繁累飞鼺该洽攻备过量汉绪恢台见景生情拮隔积冷继路金珥经行开创苛娆空王宽暇枯木朽株腊鼓连收留司陋室空堂栾栱轮形没头官司模堇腻抹啓蕃秦学丘锦惹草拈花熔点三六骚坛馺遝上街升翥尸蜡天籥蜩蝒铁拐李脱然稳子详恕写字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