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袜线的意思、拆袜线的详细解释
拆袜线的解释
歇后语。袜子上拆下来的线,都是短的,用来讥讽人没有一点长处。 宋 孙光宪 《北梦琐言》卷五:“ 韩昭 仕 蜀 ,至礼部尚书 文思殿 大学士,粗有文章,至於琴棋书算射法,悉皆涉猎,以此承恩於 后主 。时有朝士 李台嘏 曰:‘ 韩八座 事艺如拆袜线,无一条长。’时人韙之。”
词语分解
- 拆的解释 拆 ā 把合在一起的弄开:拆信。拆洗。拆卸。拆字。 〔拆白〕方言,流氓骗取财物。 分散,毁掉:拆散。拆台。拆迁。 搭装 拆 ā 方言,排泄(大小便):拆烂污(喻不负责任)。 搭装 笔画数:; 部首
- 袜线的解释 宋 孙光宪 《北梦琐言》卷五:“ 韩昭 、仕 王氏 ,至礼部尚书、文思殿大学士。粗有文章,至於琴棋书算射法,悉皆涉猎。以此承恩於 后主 。时有朝士 李台嘏 曰:‘ 韩八座 事艺,如拆袜綫,无一条长。’
网络扩展解释
“拆袜线”是一个汉语歇后语,其含义及相关解释如下:
词义解析
拆袜线(拼音:chāi wà xiàn)字面指从袜子上拆下的线头,因袜子缝制时线头较短,故用来比喻人技艺或才学多而不精、无一专长,含讥讽意味。
出处与演变
-
典故来源
最早见于宋代孙光宪《北梦琐言》卷五,记载蜀国官员韩昭虽涉猎广泛(琴棋书画、射术等),但均不精通,被朝士李台嘏讥讽:“韩八座事艺,如拆袜线,无一条长”。
-
语义扩展
明代文献中,“袜线”独立成词,如“袜线之才”直接指代才学浅薄(例:明郑若庸《玉玦记》中“袜线之才,勉奉王命”),延续了贬义用法。
用法示例
- 古代语境:多用于讽刺文人或官员空有虚名却无真才实学。
- 现代应用:该词较少见于日常口语,多见于文学或历史讨论中,需结合语境理解其讥讽含义。
“拆袜线”通过生活化的比喻,生动刻画了“博而不精”的负面形象,体现了汉语歇后语的凝练与诙谐。如需进一步考证,可参考《北梦琐言》等古籍。
网络扩展解释二
拆袜线是指用来拆解袜子上的线头或线团的工具。它的拆分部首是手(扌)和线(糸),共有四个笔画。这个词的来源比较简单,即将动作“拆解袜子上的线头”组合而成。在繁体字中,拆袜线的写法保持不变。至于古时候的汉字写法,可能因为历史变迁,很难准确知晓。一个常见的例句是:“我用拆袜线把袜子上的线头全部拆除了。”关于组词,可以形成词组“拆线剪”或者“线剪”,表示相同或类似的意思。拆袜线的近义词包括拆线剪、线团拆解器等,而没有特定的反义词。希望这些信息对你有所帮助!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