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羔币的意思、羔币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羔币的解释

小羊和帛,古代行聘问时用的礼品。亦泛指礼物。《后汉书·周燮传》:“ 安帝 以玄纁羔币聘 燮 及 南阳 冯良 ,二郡各遣丞掾致礼。” 清 邓显鹤 《船山遗书目录序》:“顾诸君子肥遯自甘,声名益炳,羔币充庭,干旌在野。”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羔币是古代礼仪中的专用名词,指小羊(羔)与丝织品(币)组合而成的聘问礼物,主要用于诸侯朝聘天子的仪式。以下从词义、文化背景及典籍依据展开说明:

一、字义解析

  1. 指幼羊,特指小羊羔。在古代祭祀和礼仪中,羔羊因其纯洁性常被选为祭品或贵重礼物。《说文解字》释:“羔,羊子也。”

    来源:许慎《说文解字·羊部》。

  2. 币(幣)

    本义为缯帛,即丝织品,后引申为泛指聘享的玉、马、皮、帛等礼物。《周礼·天官·大宰》郑玄注:“币,所以副礼也。”

    来源:郑玄《周礼注疏》。

二、合成词“羔币”的礼制内涵

“羔币”特指羔羊与束帛的组合,属古代“贽见礼”的核心内容。据《周礼》记载,诸侯朝见天子时需执羔币为贽(见面礼),象征臣服与尊崇:

“以禽作六挚,以等诸臣:孤执皮帛,卿执羔……”(《周礼·春官·大宗伯》)

来源:《周礼·春官·大宗伯》。

三、典籍中的用例与诠释

  1. 《礼记·曲礼下》

    “凡挚,天子鬯,诸侯圭,卿羔,大夫雁……” 羔币在此代表卿大夫阶层的礼制身份。

    来源:《礼记正义》。

  2. 郑玄注《周礼》

    明确羔币为“羔,小羊也;币,束帛也”,强调其作为礼物的物质构成。

    来源:郑玄《周礼注》。

四、文化象征意义

羔币融合了动物祭品(羔)与手工业品(币),体现古代礼制的双重内涵:

“羔币”是先秦礼制的具象化载体,其词义根植于古代政治伦理与物质文化的交互关系。现代汉语中虽已罕用,但作为历史词汇,其释义需依托《周礼》《礼记》等经典文献及权威注疏方能准确还原。

网络扩展解释

“羔币”是一个古代汉语词汇,其含义和用法主要与古代礼仪文化相关,以下是详细解释:

1.基本定义

“羔币”指古代用于聘问、礼仪活动中的礼品,通常包含小羊(羔)和帛(丝织品)两种物品,后也泛指礼物。这两个物品在先秦至汉代的礼仪中具有象征意义,代表尊贵与诚意。


2.字义分解


3.历史例证

《后汉书·周燮传》记载:“安帝以玄纁羔币聘燮及南阳冯良。” 这里的“羔币”是帝王礼聘贤士的贵重礼品,可见其用于表达对人才的重视。清代文献中也有“羔币充庭”的描述,说明这一礼制在后世仍有沿用。


4.演变与泛化

最初“羔币”特指羔羊与帛的组合,后因礼仪简化,逐渐成为贵重礼物的代称,例如清代邓显鹤《船山遗书目录序》中提到“羔币充庭”,即指礼物丰盛。


“羔币”体现了古代礼制中“以物表意”的特点,其核心是通过象征性物品传递敬意。需注意与现代“货币”概念区分,古代“币”多指丝绸类礼仪用品。

别人正在浏览...

八世别识常平本钱蚩人宠赐词艺撮把戏黨委盗逃调数番入凤眸粪清幞被稿乾割爱见遗耕屯贡款关言恒沙数横字鸿雁行晦士昒幽架迭蹇马角丱迦叶悸怖阶下汉积能金鉴机要秘书可悲诳豫宽情馈赐困獘婪浊敛锷韬光轮胎秘密藏鸣驴年头月尾陗直清素三尺剑审说收亲水龙吟水仙子汤社鼗鼓团员頽阘无节无字碑鲜少孝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