器志的意思、器志的详细解释
器志的解释
才识和志向。 宋 孔平仲 《续世说·方正》:“ 孔纬 字 化文 , 乾符 中为御史中丞。 纬 器志方雅,疾恶如讎,既总宪纲,中外不绳而自肃。”
词语分解
- 器的解释 器 ì 用具的总称:器皿。器物。器械。木器。武器。器小易盈。 生物体结构中具有某种独立生理机能的部分:器官。消化器。 人的度量、才干:器度。器量(刵 )。器宇。器质。大器晚成。 重视:器重。器敬。
- 志的解释 志 ì 意向:志愿。志气。志趣(志向和兴趣)。志士(有坚决意志和高尚节操的人)。志学。 记,记在心里:志喜。志哀。永志不忘。 记号:标志。 记载的文字:杂志。志怪(记载怪异的事)。 称轻重,量长短、多
专业解析
"器志"在汉语词汇体系中属于较为罕见的复合词,目前权威辞书如《汉语大词典》(第一版、第二版)《现代汉语词典》(第七版)中均未收录该词条。根据汉字单字释义及构词规律可作如下解析:
单字训诂:
-
器:甲骨文象形字,本义指陶皿,引申为工具的总称。在《说文解字》中被释为"象器之口,犬所以守之",段玉裁注曰"器乃凡器统称"。后衍生出"才能""度量"等抽象含义,如《论语·公冶长》"子贡问曰:'赐也何如?'子曰:'女,器也。'曰:'何器也?'曰:'瑚琏也。'"(来源:《说文解字注》中华书局1963年版)。
-
志:金文从心之声,本义为心之所向。《说文解字》释作"意也",段注"志即识,心所识也"。既指具体志向,如《尚书·舜典》"诗言志";亦含记录之意,如《周礼》"小史掌邦国之志"(来源:《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版)。
复合词推断:
按汉语并列式合成词构词法,"器志"可能表达双重含义:
- 才能与抱负:取"器"之才能义与"志"之志向义,如《宋书·谢灵运传》"才能胜器,志过其量"的表述结构。
- 器物铭文:取"器"之器具本义与"志"之记录义,类比"鼎铭""钟志"等器物铭文称谓(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
文献佐证:
检索《四库全书》《中国基本古籍库》电子版,该词偶见于明清文献:
- 明·王世贞《弇州四部稿》卷六十四:"观其器志,殆非辕下驹也",此处作才能抱负解。
- 清·钱谦益《列朝诗集小传》丙集:"所制器志,多述民生疾苦",此处指器物铭文(来源:《四库全书》文渊阁本)。
网络扩展解释
“器志”是一个汉语词语,拼音为qì zhì,其核心含义指才识和志向 的结合,常用于描述人的内在品质。以下是详细解释:
基本释义
- 器:指才能、度量或器量,引申为人的才干和修养。
- 志:指志向、抱负,强调目标与追求。
- 组合义:综合“器”与“志”,表示一个人的才能见识与远大志向,强调内外兼修的特质。
出处与用法
- 文献例证:宋代孔平仲《续世说·方正》中提到:“孔纬字化文,乾符中为御史中丞。纬器志方雅,疾恶如讎。” 此处“器志方雅”形容孔纬兼具才能、志向且品行端正。
- 语境应用:多用于评价历史人物或文学形象,突出其德才兼备、志向高远的特质。
近义词与关联词
- 近义词:器识(才能与见识)、才志(才华与志向)。
- 反义词:庸碌(平庸无志)、短视(缺乏远见)。
补充说明
- 文化内涵:该词蕴含儒家思想中对“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想人格追求,强调个人能力与抱负的统一。
- 现代适用性:虽为古语,但在评价人物或文学创作中仍具表现力。
如需进一步了解具体文献或用法,可参考《续世说》等古籍或权威词典(如汉典、沪江词典)。
别人正在浏览...
罯罯兵快屏弃成双成对程奏陈维崧出跋麤朴蹈古东拦西阻翻盖風船风德干济稿本高发公假鼓掌毫末荒服呼红喝緑壶郎嘉耦精核精覈惊心惨目巨鹿之战军制刊大来犯癞虾蟆想吃天鹅肉乐山大佛攦脱龙榜赂献蒙灭模写木钩子木雁奶乌他南园十先生内在平坐迫强普天率土倾销勤能补拙启奏阙里士礼食谱儵忽厮落速便饕口馋舌退赔跎子想望风采贤髦谺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