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金鸡纳树的意思、金鸡纳树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金鸡纳树的解释

亦作“金鷄纳树”。常绿乔木,叶子椭圆形,花淡红色。树皮可以制造金鸡纳霜。产在热带或亚6*热带地区。也叫规那树。

词语分解

关注词典网微信公众号:词典网,回复:金鸡纳树汉语 快速查询。

专业解析

金鸡纳树(学名:Cinchona spp.),在汉语词典中通常指茜草科(Rubiaceae)金鸡纳属的常绿乔木或灌木。其核心释义与特征如下:

一、基本定义

金鸡纳树原产于南美洲安第斯山脉,因树皮富含奎宁(Quinine)等生物碱而得名。奎宁是历史上治疗疟疾的特效药物来源,故该树也被称为“抗疟树”。其名称“金鸡纳”为音译,源自西班牙语对秘鲁当地名称“quina-quina”的转写。

二、植物学特征

  1. 形态:树高可达15-20米,树皮黄褐色,叶片对生、革质,花呈圆锥花序,花色粉红或白色,果实为蒴果。
  2. 药用部位:干燥树皮(称“金鸡纳皮”)含奎宁、奎尼丁等30余种生物碱,其中奎宁占比最高(约5%-15%),具抗疟、解热功效来源: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

三、历史与文化意义

17世纪西班牙殖民者发现秘鲁土著用其树皮治疗疟疾,后引入欧洲。19世纪荷兰在爪哇(今印度尼西亚)大规模种植,成为全球奎宁主要来源,推动热带殖民开发与医学进步来源:《中国植物志》。

四、现代应用

尽管合成抗疟药已部分替代奎宁,金鸡纳树皮提取物仍用于:

五、名称考源

“金鸡纳”一词最早见于清代文献《海录》(1820年),记载为“金鸡勒”,后演化成现名。其学名Cinchona为纪念1638年秘鲁总督夫人辛可(Ana de Osorio, Countess of Chinchón)使用树皮治愈疟疾的传说来源:《中药大辞典》。


来源:

  1.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中国高等植物图鉴》
  2. 《中国植物志》第71(1)卷(茜草科)
  3. 世界卫生组织(WHO)药物标准库
  4. 《中药大辞典》(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网络扩展解释

金鸡纳树是一种具有重要药用价值的植物,其解释如下:

一、基本属性

二、形态特征

三、药用价值

四、分布与栽培

五、名称由来

“金鸡纳”为音译名,源自西班牙语“quina”或当地语言,与“金鸡”无实际关联。部分文献误将其解释为成语或象征性词汇,实为植物学专名。


提示:以上内容综合了植物学特征、药用功能及文化背景。如需进一步了解栽培技术或化学成分,可参考来源4、8、9的原始资料。

别人正在浏览...

爱果黯约白棒子面贝勒不广不落言筌猜毁车迹陈景润抶疻短短督师恶食风和日丽分子运动论甘肥古钱骇惊豪游鸿编后脑荐饥激疾击扣敬小慎微禁台酒斾鞠旅钜髦跼念剧县客套语枯杨理决柳柳惊蒙漠米囊花末朝曩叶藕肠排射帔肩篷车扑忙奇警穷烂起坡任正省甲折辕市脯什篇时清海宴守求水监随口笋尖无可置疑细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