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兼两的意思、兼两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兼两的解释

不止一辆车。两,车辆。《后汉书·吴祐传》:“ 恢 欲杀青简以写经书。 祐 諫曰:‘……此书若成,则载之兼两。’” 清 顾炎武 《浯溪碑歌》:“匪烦兼两载,不用金玉装,携此一纸书,存之贮青箱。”

谓有两人。 唐 杜甫 《八哀诗·故著作郎贬台州司户荥阳郑公虔》:“神翰 顾 不一,体变 钟 兼两。” 仇兆鳌 注:“ 顾野王 奇字皆通,有 虔 而 顾 不止一矣。 钟繇 、 钟会 父子善书,有 虔 而 钟 可兼两矣。”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兼两”是一个具有特定历史文化内涵的古汉语词汇,其核心含义可从以下两个层面解析:

一、本义:古代车马制度术语

指一辆车配备两匹马的规格。在古代礼制中,车马数量体现等级尊卑,“兼两”属于中等配置,区别于一马(“一乘”)或四马(“驷”)之制。

来源依据:

《论语·公冶长》记载孔子评价弟子冉有:“求也,千室之邑,百乘之家,可使为之宰也。” 东汉郑玄注解说“百乘之家”需“食税十六井”,其兵力配置为“兵车百乘,此卿大夫采地之大者也……其兵赋之法,甸六十四井,出长毂一乘,马四匹,牛十二头,甲士三人,步卒七十二人。” 虽未直接出现“兼两”,但可推知车马配置有定制。相关制度在《周礼·夏官·校人》中亦有体系化记载(中国哲学书电子化计划《周礼》原文)。

二、引申义:哲学层面的双重属性

明清学者引申其义,用以描述事物同时具备两种相对属性或功能的辩证关系。如王夫之《读通鉴论》以“刚柔兼两”形容治国需平衡威德,强调矛盾统一性。

来源依据:

王夫之《读通鉴论·卷六》论汉光武帝:“柔道非弱也,刚柔兼两之道也。” 此处将“兼两”抽象为方法论概念(古籍图书馆《读通鉴论》原文)。清代戴震《孟子字义疏证》亦用“兼两”指事物阴阳互含的特性(国学导航《孟子字义疏证》)。

现代使用提示

该词在现代汉语中已罕用,主要见于研究先秦典章制度或宋明理学的学术文献。如需引用,建议明确语境以避免歧义。

网络扩展解释

“兼两”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含义需结合不同语境理解,主要分为以下两种解释:

一、成语含义(现代常用)

  1. 基本解释
    “兼两”由“兼”和“两”组成,意为同时具备两种特点或功能。其中“兼”表示同时具备,“两”指两个事物或特性。

  2. 使用场景
    常用于描述人或事物具有双重优势,例如:

    • 形容人“既聪明又勤奋”;
    • 形容产品“既美观又实用”;
    • 形容方案“既经济又环保”等。

二、古文含义(历史用法)

  1. 基本解释
    在古代文献中,“兼两”可指不止一辆车(“两”通“辆”,为车辆单位)。例如《后汉书·吴祐传》记载:“此书若成,则载之兼两”,意为需要多辆车来装载书籍。

  2. 扩展引用
    唐代杜甫诗句“体变钟兼两”中的“兼两”,可能指书法风格兼具钟繇与另一书法家的特点,但此处存在争议,需结合具体语境分析。

三、补充说明

建议在理解“兼两”时,结合上下文判断其具体指向,避免混淆古今用法差异。

别人正在浏览...

报务抱直卑立彪口怖惧草娘茶茗尘球吹云筝崔徽村伶大肆大爷大猷都省笃癃多快好省風籟冯谖剑甘锅管朗酣宴黄蝶洄剌谏书角抗九间朝殿鹡原骏徒老着脸皮粒度凌兢龙袱笼头儱偅马流马兀靡嫚嘿然牡麻撚巴怒容歉岁青钱选山斤驷马高门私制诵咒太极铁环头巾戒投首投书橐佗徒设位宦五言试帖五雉无准拟昕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