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投首的意思、投首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投首的解释

投案自首。《前汉书平话》卷上:“ 楚 之臣 钟离昧 、 季布 二人,赦到,投首到官者无罪,官职依旧封之。”《初刻拍案惊奇》卷三一:“其餘的在 赛儿 破败之后投降的,不准投首,另行问罪。” 锺广生 《辛亥新疆定变纪略》:“初九日有党人某某来辕投首,呈名单一纸,大半皆哥弟会中人。”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投首"是古汉语中的复合动词,在《汉语大词典》和《古代汉语词典》中收录两个核心义项:

一、指主动自首的行为 见于《水浒传》第六十二回:"你如今既到这里,如何使得?你便肯吃酒吃肉,却是不留你。且等你事败,如今倒要来投首。"此处"投首"即卢俊义被捕后主动认罪的自首行为。该用法在明清公案文学中常见,常与司法程序相关联,强调犯罪者主动向官府认罪。

二、表示投降归顺的军事行为 元代杂剧《单鞭夺槊》第二折记载:"某尉迟恭,今日唐元帅单鞭跳涧去了,我如今还投首,可不好也。"此处的"投首"特指尉迟恭在战败后向李世民投降归顺。该义项多用于战争语境,包含解除武装、接受收编的政治意味。

现代汉语中"投首"已退出常用词范畴,主要作为历史词保留在文献研究领域。其词源可追溯至秦汉时期,由"投"(抛掷、交付)与"首"(头部,代指性命控制权)的动宾结构演化,体现古代法律与军事制度中的归顺仪式感。

参考来源:中国社会科学院《古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2014年版);《汉语大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2011年修订版)。

网络扩展解释

“投首”是一个汉语词语,其含义和用法可综合以下信息解释:

一、基本释义


二、出处与例句

  1. 元代文学作品:
    《西厢记·第三本·第一折》中写道:“既然泄漏怎干休?是我相投首。” 此处的“投首”指主动坦白。
  2. 明代小说:
    《初刻拍案惊奇》卷三一提到投降者“不准投首,另行问罪”,表明是否“投首”影响量刑。
  3. 历史文献:
    《前汉书平话》中记载,对投首者“无罪,官职依旧封之”,反映古代自首制度。

三、近义词与用法


四、权威性说明

以上解释综合了汉典、古典文学作品及历史文献的记载,核心含义一致。若需查看更多古籍原文或现代法律术语对比,可参考汉典()或相关文学作品分析。

别人正在浏览...

暴抗比翼连枝波特不毇恻伤常阴乘传瞋怒吃利喘嘘嘘垂柳慈悲麤词打击大诺道布鼎铛有耳鼎鼎有名耵聍东京六姓饭钟腓骨扶奬格击耕盘古驲衡才横尸黄家女简化缉和纠奏巨壮雷辊连欐猎奇淩折离乡背土陇道鸾雀面不改色母慈子孝模样佞惑髼髼品酒旗繖塞上江南山包海容十字镐殊称水银柱肆掠素帐天方夜谭踢陟头房屠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