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投书的意思、投书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投书的解释

(1).投交书信。亦指所投交的书信。《汉书·赵广汉传》:“又教吏为缿筩,及得投书,削其主名,而託以为豪桀大姓子弟所言。”《三国志·魏志·国渊传》:“时有投书诽谤者, 太祖 疾之。” 清 鲁一同 《关忠节公家传》:“夷不报命而急战,战方交则投书议和。” 鲁迅 《华盖集续编·(也许是广告)为半农题记<何典>后,作》:“两三月后,报章上就有投书出现,说 会稽 先生不懂催眠术,以此欺人。”

(2).谓将文书或信件投入水中。 晋 庾阐 《吊贾生文》:“涉 湘川 而观 汨水 ,临 贾生 投书之川。” 宋 吴曾 《能改斋漫录·地理》:“ 汪藻 彦章 为 江西 提学,作《石头驛记》云:‘自 豫章 絶 江 而西……曰 石头渚 ,世以为 殷洪乔 投书之地。’”

(3).扔下书籍。《晋书·文苑传·赵至》:“ 至 感母言,诣师受业,闻父耕叱牛声,投书而泣。”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投书是汉语中具有历史层积性的复合词,其核心含义包含以下两方面:

  1. 本义指递交书信或匿名举报

    《汉语大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2011年修订版)释义为“投递书信,特指匿名揭发他人隐私或罪状”。此用法可追溯至汉代,《后汉书·第五伦传》记载“民争以牛酒谢,伦悉受投书”,展现古代官府通过投书接收民情。现代语境中,该词多用于法律场景,例如向监察机关投书检举违法行为。

  2. 古代祭祀仪式中的特殊含义

    据《辞源》(商务印书馆,2015年版),投书在周代指将写有祷词的书简投入河川祭祀水神,《仪礼·觐礼》郑玄注“投者,置书于牲上”即描述此仪式。这种文化行为在《史记·封禅书》中亦有印证,体现古人“以文达天”的信仰观念。

该词的语义演变呈现从具象行为到抽象概念的延伸。王力《古代汉语》(中华书局,1999年)指出,秦汉后“投书”逐渐衍生出“表达诉求”的隐喻义,如唐代诗人刘禹锡“投书吊汨罗”即借投书行为寄托政治理想。现代汉语中,其使用范畴已扩展至学术领域,特指向期刊投稿的行为。

网络扩展解释

“投书”是一个汉语词汇,主要包含以下三种含义,结合不同语境和文献来源解释如下:

1.投交书信,或指所投交的书信

这是最常见的用法,指将书信递交给他人或机构,或指被投递的书信本身。例如:

2.将文书或信件投入水中

这一含义源自历史典故。例如:

3.扔下书籍

此用法较为少见,多用于描述因情绪波动而丢弃书籍的行为。例如:


现代用法与例句

在现代汉语中,“投书”多指通过书信向机构或媒体反映问题或提出建议,例如:


以上解释综合了古籍记载与现代语义,涵盖文学、历史及日常场景的应用。

别人正在浏览...

蹦蹦跳跳变除彩色照片从容自若弹糾稻穗贰虑翻环反事奉表佛律辅仁甘王贯月查规儆嘓哝沽洗鸿卓濩略交缕静存控驭枯淡略且勒休良娣连肩立谈之间隶体论劾鲁阳指日缕綦懜憧面勃缅诉蜜柑侔德那些个内重外轻蹑击朋帮撇波聘用千骑戚嗟容体伤乖市朝守德树桄松枝麈它时提法退表突黔瓦查綫符衔位校绩细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