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6*麻的雄株。又称枲麻。大6*麻雌雄异株,雄株不结子,故称。《仪礼·丧服》:“牡麻者,枲麻也。”《礼记·檀弓上》:“司寇 惠子 之丧, 子游 为之麻衰牡麻絰。” 宋 沉括 《梦溪笔谈·药议》:“中国之麻,今谓之‘大6*麻’是也。有实为苴麻;无实为枲(麻),又曰牡麻。”
关注词典网微信公众号:词典网,回复:牡麻汉语 快速查询。
牡麻是汉语中对雄株大麻(Cannabis sativa L.)的专称,属桑科植物。其词源可追溯至《说文解字》,"牡"指雄性,"麻"为植物总称,合称特指不开花结果的雄性植株。古代文献中,牡麻与雌株"苴麻"常对举,如《礼记·丧服》载"牡麻者,枲麻也",郑玄注疏强调其"无实"特性。
从植物学角度,牡麻茎秆细长且纤维质地坚韧,纤维长度可达1.5-2米,直径15-25微米,拉力强度约6-8克/旦,优于雌株纤维。这种特性使其成为古代重要的纺织原料,《齐民要术》卷三详细记载了"取牡麻沤之,得韧丝"的加工工艺。在礼制应用方面,《仪礼·丧服》规定"牡麻绖"为斩衰之服的首服配件,其制作需经煮练、分缕、合股等七道工序,体现了周代"麻冕,礼也"的典章制度。
现代农学研究表明,牡麻生长周期较雌株短30-40天,株高可达3-4米,但植株木质化程度较高。据《中国植物志》第23卷记载,其染色体组为二倍体(2n=20),花器官发育过程中雄蕊原基分化早于雌株15-20天。在中医药领域,《本草纲目·谷部》载其叶"味苦性寒",可"治风痹,散瘀血",但现代药典主要收录雌株入药。
“牡麻”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含义在不同语境下有明确解释,以下为综合解析:
发音:mǔ má(拼音),注音符号为ㄇㄨˇ ㄇㄚˊ。
定义:指大麻的雄株,又称“枲麻”。大麻为雌雄异株植物,雄株不结籽,故称牡麻。
提到“牡麻”为牡丹与麻叶合成的成语,形容破败景象。但此解释未见于其他权威来源,可能为特定语境下的引申或误用,需谨慎参考。
该词多用于古籍或植物学领域,现代汉语中较少使用。如需扩展学习,可查阅《汉语辞海》或《仪礼》注疏。
安全带阿铺百花酒暴蔑比迸裁营瞋决炽结从逆翠被待决打账地窝子独荷草方程飞蚁风戾风裘讣帖辅正含弘黑漫漫恒科皇宬肩差涧栖金篦术静襟九弄寄坐开土扣问昆仑舶老很冷觉琉璃眼旅贲毛厠沐日盘滩軿訇偏废片接寸附气门心卿卿我我耆婆驱鸡日余三业烧鸭使臂使指树道私逃堂饭鞺鞈桃符特的投袂援戈下江瞎神捣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