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凌兢的意思、凌兢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凌兢的解释

(1).亦作“ 凌竞 ”。形容寒凉。《汉书·扬雄传上》:“登 椽欒 而羾天门兮,驰閶闔而入凌兢。” 唐 李白 《鸣皋歌送岑徵君》诗:“洪河凌竞不可以径度,冰龙鳞兮难容舠。” 宋 苏轼 《兴龙节前一日微雪与子由饮清虚堂》诗:“踏冰凌兢战疲马,扣门剥啄惊寒鸦。” 明 郎瑛 《七修类稿·诗文四·化绵衣疏》:“然寒不能衣而飢不能食, 灞桥 踏雪,难堪手足之凌兢。” 清 唐孙华 《雪次东坡聚星堂韵禁体物语》:“凌兢野老緼袍单,狂喜儿童屐齿折。”

(2).战栗、恐惧的样子。 唐 白居易 《谢蒙恩赐设状》:“臣所以凌兢受命,俯伏荷恩,心魂不寧,手足无措。” 宋 王安石 《九井》诗:“飞虫凌兢走兽骇,霜雪夏落雷冬鸣。” 金 元好问 《羊肠坂》诗:“浩荡云山直北看,凌兢羸马不胜鞍。” 清 陈大章 《戊子生日书怀》诗:“少日凌兢履畏途,抽身云水补桑榆。”


淩兢:形容寒凉。 唐 唐彦谦 《忆孟浩然》诗:“郊外凌兢西復东,雪晴驴背兴无穷。”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凌兢”是汉语中一个具有双层含义的叠韵联绵词,其解释需结合古代文献与现代词典。根据《汉语大词典》释义,该词可拆解为以下两个主要义项:

一、恐惧战栗状 指因危险或寒冷而产生的颤抖状态,多用于描述心理与生理的双重紧张。例如《汉书·扬雄传》载《甘泉赋》中“驰阊阖而入凌兢”,此处“凌兢”形容进入天门时敬畏惶恐的情态。宋代苏轼在《兴龙节集英殿宴教坊词》中亦用“破凌兢之寒色,献温和之寿香”展现臣子朝拜时的恭谨之态。

二、高峻险恶貌 多用于描绘山势或险要环境,如明代刘基《满江红》词中“瘦藤倚到天垠侧,见凌兢、老鹤孤云宿”一句,通过“凌兢”强化山崖的陡峭感。清代方文在《射蛟台》中“扁舟直入龙宫宿,凌兢鬼啸鱼头矗”则借该词凸显水域环境的险峻。

该词在《现代汉语词典》中被标注为书面语词汇,现代使用多集中于文学创作与历史文本解析领域。其词源可追溯至上古汉语连绵词体系,在《说文解字注》等训诂著作中可见相关考据。

网络扩展解释

“凌兢”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含义可从以下两方面解析:

一、基本含义

  1. 形容寒凉
    指寒冷的状态,常见于古诗词中对环境的描写。例如苏轼《兴龙节前一日微雪与子由饮清虚堂》中“踏冰凌兢战疲马”,描述马匹在冰面行走时的寒冷与谨慎。

  2. 战栗、恐惧的样子
    表示因紧张或害怕而产生的战栗状态。如白居易《谢蒙恩赐设状》中“凌兢受命”,形容臣子接受命令时的忐忑不安。


二、用法与示例


三、其他说明

部分资料(如)提到“凌兢”有“谨慎小心”的成语化用法,但此义项未被权威词典广泛收录,可能为现代延伸解读,需结合具体语境判断。

别人正在浏览...

霸楚白足禅僧奔波奔趣驳究财务公司打剌苏胆小怕事嶝道點索雕盘鲽离鹣背地下修文儿女英雄传奋矫拂夺斧碪告牒贡墨古都孩虫翰院和籴花精火丹火阵讥讽脊膂衿耆濬齐开心见肠溘死陵人临完龙盐楼车慢怛马矢美气面软南董念念不忘盘跚起鼓侵晨取帅叡知弱尚胜友如云霜廷素滻坦挚推襟晚课伪钱小别枭呼下脱邪乱胁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