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鞭策的意思、鞭策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鞭策的解释

(1) [spur on;urge forward;challenge] 马鞭子,也指用鞭子赶马

前有衔辔(驾驭牲口用的嚼子和缰绳)之制(控制),后有鞭策之威。——《荀子·性恶》

(2) 比喻督促

愿更加鞭策,以成远大。——明· 归有光《示庙中诸生》

详细解释

(1).亦作“ 鞭筴 ”。马鞭子。《礼记·曲礼上》:“乘路马,必朝服,载鞭策,不敢授绥。”《庄子·马蹄》:“前有橛饰之患,而后有鞭筴之威。” 成玄英 疏:“带皮曰鞭,无皮曰筴,俱是马杖也。” 唐 李白 《日出入行》:“谁挥鞭策驱四运,万物兴歇皆自然。”《<老残游记>自叙》:“马与牛,终岁勤苦,食不过芻秣,与鞭策相终始,可谓辛苦矣。”

(2).鞭打。 宋 秦观 《代工部文侍郎谢表》:“臣敢不鞭策駑蹇,淬礪钝顽。”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谈·谈异七·白毫》:“又 济寧 人某,充总河承舍,畜一驴,日行五百里……二耳中有白毫各长五六寸,行驶则挺出。一日拔去,鞭策不得前矣。” 郭沫若 《蔡文姬》第三幕:“﹝ 蔡文姬 ﹞与 赵四娘 同在逃难中,为胡兵所获,受鞭策。”

(3).驭马。《南史·柳仲礼传》:“ 邵陵王 纶 亦鞭策军门,每日必至,累刻移时, 仲礼 亦弗见也。”

(4).驱使;控制。 唐 李山甫 《又代孔明哭先祖》诗:“尽驱神鬼随鞭策,全罩英雄入网罗。” 巴金 《寒夜》十三:“ 周主任 的表情和 吴科长 的眼光似乎在鞭策着他走向着‘死’。”

(5).督促;激励。 三国 魏 嵇康 《答<难养生论>》:“下以嗜欲为鞭策,欲罢不能。” 宋 陆游 《自勉》诗之二:“旦暮勤鞭策,尘埃痛洗湔。” 明 高攀龙 《答叶台山书》:“恨禀赋庸下,愈鞭策愈蹇躓不前。” 老舍 《四世同堂》五十:“只有受苦才能使大家更恨敌人,更爱国家。这是惩罚,也是鞭策。”

词语分解

关注词典网微信公众号:词典网,回复:鞭策汉语 快速查询。

网络扩展解释

“鞭策”是一个汉语词汇,通常指用鞭子抽打驱赶,引申为通过激励、督促使人进步或保持努力的状态。以下是详细解释:

  1. 基本释义
    字面指用鞭子抽打(如驱赶马匹),比喻通过外在或内在的压力、激励,促使自己或他人不断前进。例如:“老师的话一直鞭策着我努力学习”。

  2. 词源与演变
    源自古代用鞭子驱赶牲畜的行为,后抽象化为精神层面的激励。强调“持续推动”,带有紧迫感和目标导向性。

  3. 使用场景

    • 自我激励:如“自我鞭策,保持进步”。
    • 他人督促:如“父母的期望鞭策他考上了名校”。
    • 团队管理:如“领导用绩效考核鞭策员工提升效率”。
  4. 近义词与反义词

    • 近义词:激励、督促、驱使、促进
    • 反义词:放纵、松懈、放任、懈怠
  5. 情感色彩
    多为褒义,表示积极推动,但若过度使用可能隐含压力感。例如:“被名利鞭策的一生”可能暗含负面评价。

例句补充

这个词强调“行动力”,常用于正式或激励性语境,需根据上下文判断具体情感倾向。

网络扩展解释二

鞭策

鞭策是一个表示激励、促进的动词,寓意督促、推动他人去努力、进步的行为。

拆分部首和笔画:鞠(头部用骨鞬)、策(简体字无拆分部首,繁体字拆为竹、朿两个部首),总共13画。

来源:鞭策这个词最初蕴含在《诗经》周颂之中,“鞭笞我马,莫我知。”后来,这个词引申出了督促、鼓励人们前进的意义。

繁体:鞭策的繁体字为鞭策。

古时候汉字写法:相较于现代汉字,古代汉字的写法可能稍有不同。鞭策的古代写法在形状和结构上与现代相似,但可能略有差异。

例句:

1. 我们应该鞭策自己,不断学习进步。

2. 他的成功得益于老师的鞭策和帮助。

组词:牵鞭、鞭挞、鞭策、鞭打、奋鞭、鞭辟入里。

近义词:催促、驱策、激励、鼓劲、推动、促进。

反义词:放任、纵容、懈怠、拖延、停滞。

别人正在浏览...

百折不摧抱残守阙诐贼不安不眠之夜猜拳苍庚迟利鹑衣鷇食带挈翻卷風瘧丰城神物烽区风行一世愤世疾俗坟烛赋宪感孚高才大学观音粉过街老鼠轰磕轰然恚惧昏瞀碱式碳酸铜既定诘禁金牒进筑决心浪涛掠头六如娈婉滤水罗曼衍螟立鸣嘶魔力母临凝听牵时浅语鞘段擒题曲挠融汰山半射柳疏逖私吞天祥填造同般土户王勃挖腰包慰问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