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土户的意思、土户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土户的解释

世居本地的住户(对“客户”而言)。《通典·食货七》:“ 建中 初,命黜陟使往诸道,按比户口,约都得土户百八十餘万,客户百三十餘万。”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土户”是古代户籍制度中的重要概念,其含义和演变在不同历史时期有所差异,具体解释如下:

一、基本定义

土户指世居本地的正式编户,与外来迁移的“客户”相对。根据《通典·食货七》记载,唐代建中年间统计显示,全国土户约180余万,客户约130余万。这类户籍在南北朝时被称为“土著”“土民”,唐代则明确分为土户(主户)与客户。

二、历史背景与功能

  1. 南北朝时期
    土户与流民、侨民形成对立。战乱导致人口流动频繁,本地土户常受豪强控制,与外来客户产生“客主势异,竞相凌侮”的矛盾。
  2. 唐代户籍制度
    土户是政府税收和赋役的主要对象,需承担租庸调等义务,而客户多为无地佃农或外来人口,初期不纳入正式户籍。

三、相关概念辨析

四、延伸释义

个别资料提到“土户”在成语中代指乡村富裕人家或农民,但此用法未见于权威典籍,可能为后世引申义。

如需进一步了解唐代户籍制度细节,可参考《通典》原文或唐代赋税研究文献。

网络扩展解释二

土户的意思

土户,读音为“tǔ hù”,是一个汉语词汇,可以指代农村地区的富有和有地位的村民。在中国的农村社会中,土户一词也常常用来指代有着大量土地和财富的乡绅。

拆分部首和笔画

《康熙字典》中将土户的部首归为“土”,它是一个常用的汉字部首。土户的总笔画数为8画。

来源与繁体

土户一词起源自中国古代社会,它最早出现在北宋时期。字形里的“户”字表示住宅或家庭,而“土”则表示土地,组合在一起就形成了表示富有和有地位的农民村民的意思。

在繁体字中,“土户”一词的写法与简体字相同,没有任何差异。

古时候汉字写法

在古代汉字书写时,土户的写法稍有不同。它的古字形为“海戶”,其中的“海”是土字的俗体写法,表示土地。而“戶”则是古代的字形,与现代的“户”相似,表示住宅。

例句

1. 这个村子的土户家庭非常富有,拥有大片的农田。

2. 他是这个地区的土豪土户,有着很高的社会地位。

组词、近义词、反义词

组词:土豪、乡绅、地主、富农。

近义词:地主、富农。

反义词:贫穷人、佃农。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