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诘禁的意思、诘禁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诘禁的解释

谓按照禁令究办。《周礼·夏官·大司马》:“制军詰禁,以纠邦国。” 郑玄 注:“詰,犹穷治也。” 贾公彦 疏:“詰禁者,按士师有五禁,天子礼;此诸侯国亦当有五禁,以相穷治,相纠正,故云以纠邦国也。”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诘禁”是汉语中的复合词,由“诘”与“禁”两个语素构成。根据《汉语大词典》第二版(商务印书馆,2012年)的解释,其核心含义为“通过责问查究以禁止某种行为”,属于古代司法行政用语。具体释义可分三点论述:

一、构词分析

“诘”本义为追问、责问,《说文解字》释作“问也”,引申为审查、查究;“禁”指禁令、法禁,《周礼·秋官》有“掌守邦之八禁”的职能记载。二字连用形成动宾结构,指通过司法审讯手段实施禁令。

二、文献用例

该词见于《唐律疏议·职制律》:“诸受制出使,不返奏而辄诘禁者,徒二年”,此处指未经复奏程序擅自审查禁令的违法行为。宋代法典《庆元条法事类》亦载“州县官非因公事,不得诘禁属吏”,强调禁止滥用司法审查权。

三、语义演变

现代汉语中,“诘禁”已退出日常使用范畴,但在研究古代法制文献时仍具学术价值。其概念可对应现代法律术语“司法审查”或“行政禁令核查”,体现中国古代“以诘成禁”的治理逻辑。

网络扩展解释

“诘禁”是一个古汉语词汇,其含义和用法可结合文献记载和字义分解进行解释:

词义解释

  1. 基本含义
    指“按照禁令追究查办”,即根据既定的法令或规定,对违反者进行严格审查和处理。这一概念强调通过法律手段维护社会秩序( )。

  2. 字义分解

    • 诘(jié):本义为追问、查究,如《说文解字》释为“问也”。在“诘禁”中引申为“彻底调查、追究”()。
    • 禁(jìn):指禁令、法规,即禁止性条文或规定。

文献出处

该词最早见于《周礼·夏官·大司马》:“制军诘禁,以纠邦国。”

用法说明

  1. 古典语境:多用于描述古代政治或军事管理中的法治行为,如《周礼》中涉及诸侯国的治理。
  2. 现代适用性:属于古汉语词汇,现代汉语中极少使用,常见于历史文献研究或古文释义()。

补充说明

若需更深入的语义分析,建议参考《汉语大词典》或《周礼》相关注疏,以获取完整的古典法律体系背景。

别人正在浏览...

本分官逼命屏气凝神不敢苟同参赛骋辨牀头钱从敌摧逼寸脉打成一片打家截舍等长杖队舞遁迹独啸泛泛之谈愤慨坟山功遂身退拱揖归风鬼事翰素寒膺花脣怀负貛儿箭服计部径造撧折袴衫乐行忧违连反两谢烈汉六狄六器路殿麦句姜蛮子蒙幼麋聚旁蒐远绍皮婚辟居倾炫敺世神使折实书格殊赏私金特赞通贾痛心切骨唾辱仙谍小家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