抱残守阙的意思、抱残守阙的详细解释
抱残守阙的解释
亦作“ 抱残守缺 ”。1.守着残缺的东西不放。形容思想保守,不接受新事物。 清 江藩 《汉学师承记·顾炎武》:“二君以瓌异之质,负经世之才……岂若抱残守闕之俗儒,寻章摘句之世士也哉?”闕,一本作“ 缺 ”。《人民日报》1981.4.2:“在新产品、新设备、新工艺、新材料竞相涌现的今天,任何一个企业,如果抱残守缺,不注意品种质量,将会走投无路。”
(2).谓笃守古学古道。 清 龚自珍 《乙丙之际箸议第六》:“及其衰也,在朝者自昧其祖宗之遗法,而在庠序者犹得据所肄习以为言,抱残守闕,纂一家之言,犹足以保一邦,善一国。”《文明小史》第六十回:“现在抱残守缺的寥寥无人,老兄具这样的法眼,钦佩得很。” 孙犁 《澹定集·幻华室藏书记序》:“或终生孜孜,抱残守阙,以事研讨。”
(3).喻在条件很差的情况下坚持着做。 柳青 《创业史》第一部第二九章:“要是 郭锁 三天里头终于退了组,他决定抱残守缺,搞五户贫农一户中农的精干互助组,不再惹麻烦了。”
词语分解
- 抱的解释 抱 à 用手臂围住:拥抱。抱小孩儿。合抱。抱残守缺(形容保守,不知进取)。 围绕,环绕:山环水抱。抱厦(房屋前面加出来的门廊,亦指后面毗连的小房子)。 胸怀愿望,志向:抱负。 心里存着,怀有:抱怨。抱
- 守阙的解释 .守候于宫门。《汉书·王莽传上》:“庶民、诸生、郎吏以上守闕上书者日千餘人。”《后汉书·质帝纪》:“或以喜怒驱逐长吏,恩阿所私,罚枉仇隙,至令守闕诉讼,前后不絶。” 晋 潘岳 《西征赋》:“感市閭之
网络扩展解释
“抱残守阙”是一个汉语成语,拼音为bào cán shǒu quē,其含义可从以下几个层面解析:
1.核心释义
- 字面意义:指守着残缺、不完整的事物不放。
- 深层含义:
- 思想保守:形容人固守旧观念,不愿接受新事物或变革;
- 笃守古学:特指在学术或文化领域坚持传统,强调对古代学问的忠实传承;
- 条件艰苦下的坚持:比喻在资源匮乏或环境不利的情况下仍坚持行动。
2.出处与用法
- 成语来源:最早见于清代江藩《汉学师承记·顾炎武》,原句为“岂若抱残守阙之俗儒”。
- 结构特点:联合式成语,含贬义色彩,多用于批评因循守旧的行为。
3.典型语境
- 学术领域:如清代龚自珍曾用其形容固守旧法的学者(“抱残守阙,纂一家之言”)。
- 社会批评:现代语境中,可用于形容拒绝技术或观念更新的现象(如《人民日报》对企业的批评)。
- 文学描写:柳青《创业史》中用此词表达在困境中坚持互助组的决心。
4.近义与关联词
- 近义词:因循守旧、墨守成规、泥古不化。
- 关联词:守缺抱残(同义变体)。
该成语既可用于批判保守态度,也可中性描述对传统文化的坚守,具体含义需结合语境。其多维度内涵反映了汉语成语的丰富性。如需进一步探究,可参考《汉学师承记》原文或现代文学中的用例。
网络扩展解释二
抱残守阙是一个成语,意思是比喻坚守原则、始终保持不变。它的拆分部首是手和阝,共有10个笔画。这个成语源自古代中国的故事,其中有一位名叫霍去病的将军,在战斗中受伤后,坚持守卫城墙,表现出非凡的忠诚和坚定。这个成语在繁体字中的写法与简体字相同。在古代汉字写法中,这个成语可能会有一些变化,但整体含义不变。下面是一个例句:他抱残守阙,不为一己私利所动摇。
一些相关的组词有:残守、阙、抱残、抱持、守正不阿等。
一些近义词包括:坚守、守正,忠诚等。
反义词可以是:转变、改变、放弃等。
希望以上信息对您有所帮助!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