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诐贼的意思、诐贼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诐贼的解释

邪僻不正。《吕氏春秋·审分》:“諂諛詖贼巧佞之人无所窜其姦矣。坚穷廉直忠敦之士毕竞劝骋騖矣。”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诐贼”是一个古汉语词汇,拼音为bì zéi,其核心含义指邪僻不正的行为或人,常用于贬义语境。以下是详细解析:


词义解析

  1. 基本定义
    根据《吕氏春秋·审分》记载,“诐贼”形容人的言行偏离正道,具有狡诈、奸邪的特性。例如:“諂諛詖贼巧佞之人无所窜其姦矣”,指这类人通过不正当手段谋私利。

  2. 构成与扩展

    • 诐(bì):本义为偏颇、不公正,引申为言辞或行为上的歪曲。
    • 贼(zéi):原指破坏、伤害,后衍生为指代奸邪之徒。
      组合后强调“以邪僻手段危害他人或社会”的贬义色彩。
  3. 近义词与反义词

    • 近义词:奸邪、狡诈、谄佞(均含不正直之意)。
    • 反义词:正直、廉直、忠厚(强调品格端正)。

使用语境

该词多见于古代文献,尤其是批判性语境中,例如:


与“祅贼”的区分

需注意另一发音相近的“祅贼”(yāo zéi),后者指以妖言惑众、煽动叛乱的人(如《南史》中提到的孙恩之乱)。两者虽均为贬义,但“诐贼”侧重邪僻不正,“祅贼”侧重妖言作乱,需根据上下文辨别。


如需进一步考证,可参考《吕氏春秋》等典籍原文。

网络扩展解释二

《诐贼》的意思

《诐贼》是指对贼人进行指责、斥责或揭发的行为。这个词可以形容那些勇敢公正的人,他们敢于站出来揭发贼人的行为,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

拆分部首和笔画

《诐贼》的部首是言,表示与言语相关;《诐贼》的笔画为7划。

来源

《诐贼》一词来源于古代,其中的“诐”字意为指责,斥责。而“贼”字则是指那些做坏事的人,贼人。由于古代重视言辞的力量,因此,“诐贼”一词就形容了人们通过言辞揭发和谴责贼人的行为。

繁体

《诐贼》的繁体字为「詆賊」。

古时候汉字写法

古时候,《诐贼》的汉字写法可能会有些差异,但其含义基本相同。例如,在《说文解字》中,《诐》字写作“訾”,意为指责;《贼》字写作“賊”,意为坏人。

例句

1. 他公开诐贼,勇敢地揭发了公司内部的腐败行为。

2. 他以写作为武器,诐贼批评了社会上的不公正现象。

组词

- 诐责

- 诐谤

- 诐警

近义词

- 揭发

- 谴责

- 斥责

反义词

- 赞扬

- 褒奖

- 赏识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