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亦省作“ 滤罗 ”。以轻纱、粗葛布等制成的滤水器。 唐 白行简 《滤水罗赋》:“惟滤罗之用也大哉,故去此而取彼。” 明 杨慎 《丹铅总录·诗话·滤水罗诗》:“僧家戒律,欲全水虫之命,故滤而后饮。 白行简 有《滤水罗赋》, 灵一 诗:‘滤泉侵月起,扫径避虫行。’”
“滤水罗”是一个汉语词语,其解释可从以下角度展开:
字面解释
指用轻纱、粗葛布等材料制成的滤水器具,用于过滤水中杂质。
读音:lǜ shuǐ luó;结构:“滤”为过滤,“水”指液体,“罗”指网状物。
历史文献依据
唐代白行简在《滤水罗赋》中提到“惟滤罗之用也大哉”,表明其作为实用工具的重要性。
佛教戒律关联
古代僧侣为遵守不杀生戒律,使用滤水罗过滤饮水中微小生物,避免误伤。如唐代僧人灵一诗中提到“滤泉侵月起,扫径避虫行”。
引申比喻(需注意来源差异)
部分字典(如)将其引申为成语,比喻“去除不良成分,净化事物”。但此用法在其他文献中较少见,可能为现代扩展义。
若需进一步考证,建议参考《滤水罗赋》原文或佛教戒律相关典籍。
《滤水罗》是一个常用的词汇,主要用于描述一种可以用来过滤水源的工具。下面对《滤水罗》一词进行分析,包括拆分部首和笔画、来源、繁体、古时候汉字写法、例句,以及组词、近义词和反义词。
《滤水罗》的拆分部首是水(氵)和罗(罒),其中水部表示与水相关,而罗部则用于表示与织物相关。根据部首和笔画,可以很容易地找到这个字。
《滤水罗》一词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古代。在古代,人们通过使用纺织品制成的细织物进行过滤,以净化水源。由此演变而来的词汇就是《滤水罗》。
《滤水罗》在繁体字中的写法为「濾水羅」。
在古时候,汉字的书写方式可能与现在有所不同。《滤水罗》在古代的写法可能是「濾水罗」。
1. 请你给我倒一杯用滤水罗过滤过的水。
2. 这种滤水罗非常有效,可以过滤掉水中的杂质。
滤水罗可以与其他词组合形成不同的词组,例如:
1. 滤水器
2. 滤水壶
3. 滤水设备
与《滤水罗》具有相似意义的词汇包括:
1. 过滤器
2. 净化器
3. 滤清器
与《滤水罗》相对义的词汇包括:
1. 混浊
2. 不洁
3. 杂质
综上所述,滤水罗是一种用于过滤水源的工具,可以净化水质,与过滤器、净化器等词汇具有相似意义。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