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旧时将犯人上枷标明罪状示众。 明 黄瑜 《双槐岁钞·石主事捄师》:“ 李祭酒 时勉 忤权璫 王振 ,枷号於监前。”《清史稿·仁宗纪》:“刑部疏,审明 王树勋 即僧 明心 ,矇混捐保职官。得旨:枷号两个月,遣戍 黑龙江 。” 郭希仁 《从戎纪略》:“ 云山 因 苟 军之抢掠 乾州 ,深恶之,到 乾 时拿获五标一营后哨兵士八名,及哨官 胡玉林 一名,枷号辕首。”
“枷号”是中国古代的一种刑罚制度,其核心含义是将犯人戴上木枷并公开示众,以标明罪状、实施惩戒。以下是详细解释:
枷号是由“枷”和“号”组成的复合词:
在非刑罚语境中,“枷号”可比喻精神或制度上的束缚(如成语“枷锁”),但此用法需结合具体语境。
如需进一步了解不同朝代的具体案例或刑具形制,可参考历史文献如《清史稿》《双槐岁钞》等原始记载。
枷号(jiā hào)是一个汉字词语,由两个部分组成。枷字的部首是木,号字的部首是口。
枷号共有7画,其中枷字有4画,号字有3画。
枷号这个词来源于古代监狱中使用的枷。枷是一种刑具,用于囚禁和惩罚犯人。枷号因其特殊的用途,在漫长的历史中逐渐发展为一个固定的词语。
在繁体字中,枷号的写法与简体字一致,没有变化。
在古时候的汉字写法中,枷和号的字形稍有不同。枷字古代写法中,第一画由横改为竖,第二画由横改为撇。号字古代写法中,第一画由横改为竖,第二画由横改为撇。
以下是使用枷号这个词的例句:
1. 他因犯罪被扣上了枷号。
2. 枷号是古代的一种刑具。
枷号的相关组词有:
1. 枷锁:用枷和锁相结合,表示囚禁和束缚。
2. 枷刑:使用枷作为刑具,进行惩罚和审讯。
3. 号令:表示命令和规定,与号字具有相同的意义。
枷号的近义词是枷狱,都表示囚禁和监禁。
枷号的反义词是释放,表示解除束缚和放出来。
阿姑白俄罗斯百六公半筹莫展备闻碧纱幮鼻酸彩错粗腿大甸大名大题小做调讴董齐笃恨恩借翻局覆巢干净利落归禾国志积年累月禁指济贫机悟举众狂葩鹍皮烂柯樵揽缀裂巴裂纸岭左龙楼凤池麦糟冒尖绵泮乡佩鱼批首潜流碁画啓手欺役曲赦攘善入趣丧纪尚方斩马剑神臂弓神睿摄盛世权食舆殊智塌中天丁外宠温树贤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