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阿姑的意思、阿姑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阿姑的解释

(1).丈夫的母亲。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治家》:“妇人之性,率宠子壻而虐儿妇……然则女之行留,皆得罪於其家者,母实为之。至有谚云:‘落索阿姑餐。’此其相报也。” 清 郝懿行 《证俗文·舅姑》:“舅姑亦曰翁姑。案:舅曰阿翁,《唐书》 代宗 曰:‘不痴不聋,不作阿翁姑’;曰阿姑,《颜氏家训》‘络索阿姑餐’。”参见“ 阿家 ”。

(2).方言。对妓女的面称。《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五七回:“﹝ 老亨 ﹞説道:‘这个人从此不是我的儿子了,听凭阿姑( 粤 人面称妓者为阿姑)怎样发落。’”《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五八回:“偷了许多银纸还算是小事,当真要杀了人才算大事么!阿姑你便饶了他,我可饶他不得!”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阿姑”一词在不同语境中有以下两种主要含义:

  1. 丈夫的母亲(婆婆)
    这是该词最传统的用法,常见于古代文献。例如北齐颜之推在《颜氏家训·治家》中提到“落索阿姑餐”,指儿媳对婆婆的复杂情感。唐代赵璘《因话录》中“阿姑阿翁”连用,进一步印证其指代公婆的用法。

  2. 方言中对妓女的称呼
    主要在粤语地区使用,如清代小说《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中,人物对话将妓女称为“阿姑”。这一用法带有特定地域和时代色彩,现代已较少见。


补充说明

建议结合具体文本背景理解词义。

网络扩展解释二

阿姑的意思

阿姑(ā gū)是指年纪较长、有经验的女性,通常是家族中的长辈或亲戚。她们被尊重和敬爱,扮演着在家庭和社区中传承文化、传统和价值观的重要角色。

拆分部首和笔画

阿(ā):口字旁(口),一画。

姑(gū):女字旁(女),三画。

来源和繁体

阿姑一词最早出现在古代汉语中,动词形式为“阿叔”,意思是对父亲的尊称。随着时间的推移,该词演变为对年长女性的尊称,即现在的阿姑。在繁体字中,阿姑的写法保持不变,仍为「阿姑」。

古时候汉字写法

在古代汉字中,阿姑的写法与现代基本相同。使用的部首和笔画也没有发生改变,即口字旁(口)和女字旁(女)。

例句

1. 我的阿姑教我很多事情。

2. 这位阿姑对她的孙子很慈爱。

组词

阿姑可以组成其他词语,例如:

1. 阿姑经:阿姑的经验和智慧。

2. 阿姑情:阿姑的感受和情绪。

近义词

1. 奶奶:祖母或年长的女性亲戚。

2. 大娘:对年长女性的尊称。

反义词

年幼的女孩,无需尊称。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