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国志的意思、国志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国志的解释

(1).指 晋 陈寿 所撰的《三国志》《文选·袁宏<三国名臣序赞>》:“余以暇日,常览《国志》,考其君臣,比其行事。” 吕延济 注:“《志》《三国志》也。” 唐 刘知几 《史通·古今正史》:“ 宋文帝 以《国志》载事伤於简略,乃命中书郎 裴松之 兼採众书,补注其闕。由是世言《三国志》者,以 裴 注为本焉。”

(2).泛指国史。 康有为 《<日本杂事诗>序》:“﹝ 黄遵宪 ﹞讲其沿革、政教、学俗、以成其国志。”按,此指 清 末 黄遵宪 所撰《日本国志》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国志》在汉语词典中主要有以下两层含义:

一、作为复合词的基本释义 "国志"由"国"与"志"构成,在《汉语大词典》中被解释为"记载国事的史书"。《说文解字》释"志"为"记",段玉裁注"志者,记也,知也",强调其记录与认知的双重功能。这一释义可追溯至《周礼》"小史掌邦国之志"的记载,指代古代官方编修的国家档案文献。

二、作为专有名词的特指 在文献学领域特指西晋陈寿所著《三国志》。据《中国历史大辞典》记载,该书位列"二十四史"前四史,以纪传体记述魏、蜀、吴三国历史。司马光《资治通鉴考异》称其"叙事质直,不为立异",体现了古代史家"直书"传统。中华书局点校本《三国志》校勘记显示,现存最早版本为南宋绍熙刊本。

现代汉语使用中,"国志"作为独立词汇已较少出现,主要保留在古籍整理与历史研究领域。商务印书馆《现代汉语词典》第七版未单独收录该词条,但在"三国志"词条中注明为"古代史书名"。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新华成语大词典》中相关成语"志在春秋"的注释,也引用了《三国志》作为典故来源。

网络扩展解释

“国志”一词在不同语境中有以下两种核心解释,需结合文献和用法区分:

  1. 特指《三国志》
    指西晋史学家陈寿所著的纪传体史书《三国志》,记载了三国时期魏、蜀、吴的历史。该词在古籍中常直接代指此书,例如:

    • 《文选》提到“常览《国志》”,吕延济注明确“《志》谓《三国志》”。
    • 唐代刘知几在《史通》中亦以“国志”指代此书。
  2. 泛指国史或国家文献
    广义上可指代一国的历史记载或综合性史书。例如:

    • 康有为在《<日本杂事诗>序》中称黄遵宪所著《日本国志》为“国志”,即指全面记录日本历史、文化的著作。
    • 部分现代解释延伸为“国家或民族的志向与精神追求”,但此用法多见于非学术语境。

补充说明:

若需进一步了解《三国志》内容或相关史籍,可参考、6中的文献注解。

别人正在浏览...

暗门襟案杀敖曓白练裙豹脚嬖大夫鼈闷帗舞不迪不上算大旱望云霓倒买倒卖跌跌跄跄遏籴凡母飞徭丰劲风问腐衣规匿古今中外行号巷哭后间怀向回光返照货交僵胔噭应劫后灰介氏金汋决定勘剪块体暌载枯哑蜡觜礼阁笼裙玈矢马化逆风弄玄虚砰訇披荡墙板强本弱末切至齐如説本四忌送去迎来宿恩宿酒苏莫遮宿栖天秤湘絃仙卉显身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