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国志的意思、国志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国志的解释

(1).指 晋 陈寿 所撰的《三国志》《文选·袁宏<三国名臣序赞>》:“余以暇日,常览《国志》,考其君臣,比其行事。” 吕延济 注:“《志》《三国志》也。” 唐 刘知几 《史通·古今正史》:“ 宋文帝 以《国志》载事伤於简略,乃命中书郎 裴松之 兼採众书,补注其闕。由是世言《三国志》者,以 裴 注为本焉。”

(2).泛指国史。 康有为 《<日本杂事诗>序》:“﹝ 黄遵宪 ﹞讲其沿革、政教、学俗、以成其国志。”按,此指 清 末 黄遵宪 所撰《日本国志》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国志”一词在不同语境中有以下两种核心解释,需结合文献和用法区分:

  1. 特指《三国志》
    指西晋史学家陈寿所著的纪传体史书《三国志》,记载了三国时期魏、蜀、吴的历史。该词在古籍中常直接代指此书,例如:

    • 《文选》提到“常览《国志》”,吕延济注明确“《志》谓《三国志》”。
    • 唐代刘知几在《史通》中亦以“国志”指代此书。
  2. 泛指国史或国家文献
    广义上可指代一国的历史记载或综合性史书。例如:

    • 康有为在《<日本杂事诗>序》中称黄遵宪所著《日本国志》为“国志”,即指全面记录日本历史、文化的著作。
    • 部分现代解释延伸为“国家或民族的志向与精神追求”,但此用法多见于非学术语境。

补充说明:

若需进一步了解《三国志》内容或相关史籍,可参考、6中的文献注解。

网络扩展解释二

国志的意思

《国志》是指记录或记录一个国家历史、地理、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情况的书籍或文件。它旨在全面、系统地记录和总结一个国家的发展历程。

拆分部首和笔画

《国志》一词的拆分部首是“国”和“言”,其中“国”部表示与国家相关,“言”部表示与言说、记录相关。它的总笔画数为10,其中“国”的部首笔画为3,而“言”的部首笔画为7。

来源和繁体

《国志》一词最早出现在古代中国,是中国古代文献的一种。它可以追溯到公元前2世纪的《汉书·艺文志》中,被用来记录了大量古代国家历史和文化。在繁体字中,《国志》的写法与简体字相同。

古时候汉字写法

古代的汉字写法与现代的有所不同。在古时候,《国志》这个词的写法可能会稍有差异,但整体意义相同。例如,可以将“国志”写作“國志”、“國誌”等。

例句

1. 阅读《国志》可以了解一个国家的历史和文化。

2. 他写了一部详细的《国志》,记录了这个国家的发展历程。

组词

国家、国情、国籍、国力、民族、志愿者、心志、雄志

近义词

国史、史志、国史志

反义词

外志、异志、他志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