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因观棋而忘砍柴的樵夫。 清 赵翼 《扈从途次杂咏·打柴》:“日斜方待爨,莫作烂柯樵。”参见“ 烂柯 ”。
“烂柯樵”是一个源自中国古代典故的词语,其含义与时间流逝、世事变迁相关,具体解释如下:
“烂柯樵”字面指因观看下棋而忘记砍柴的樵夫,其中:
该词出自晋代王质的故事:
晋朝樵夫王质到信安郡石室山(今浙江衢州)打柴,见溪边两位老者对弈,驻足观看。片刻后,发现斧柄已腐烂,归家时同辈人皆已离世,方知山中一日、人间百年。
“烂柯”成为文学中常见的典故,如唐代刘禹锡“到乡翻似烂柯人”,表达物是人非之感。该故事亦被视作围棋文化的象征之一。
《烂柯樵》是一个成语,意思是指劳而无功的人。比喻勤劳而得不到好的回报。也可以形容做事不得法或无能力的人。
《烂柯樵》的部首拆分为:“糸”、“木”和“木”。其中,“糸”作为衣字旁,表明与衣服或线有关;“木”表示与树木有关。
按照笔画拆分的话,烂柯樵总共有15画。
《烂柯樵》这个成语最早出自宋代文学家苏洵的《文心雕龙·豪放篇》。现在常用的表达是繁体字“爛柯樵”。
在古代,汉字的写法具有一定的变化。对于《烂柯樵》这个成语,它在古代可能是以“爛枝樵”或“爛枝巧”的形式呈现。
他整天忙碌,却一无所获,简直是个烂柯樵。
组词:烂木、柯朽樵、痴柯愚木
近义词:徒劳无益、白费心机、劳而无功
反义词:业有成果、劳有所得、一丝不苟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