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谓征伐之使归一统。《三国志·魏志·王凌传》“ 凌 至 项 ,饮药死” 裴松之 注引 三国 魏 鱼豢 《魏略》:“僕久忝朝恩,歷试无效,统御戎马,董齐东夏。”
(2).统率;领导。《三国志·蜀志·先主传》:“臣等輒依旧典,封 备 汉中王 ,拜大司马,董齐六军,纠合同盟,扫除凶逆。” 宋 曾巩 《中司授大中大夫制》:“俾尔纳忠宣力,得壹意于中司,以董齐众工,肃正内外。”
"董齐"是一个较为罕见的古汉语复合词,现代汉语中已极少使用。其含义需从构成该词的两个字的本义及古文献用例来理解:
一、字义解析
本义为监督管理、督察。《说文解字》释:"董,督也" ,引申为主持、统率之意。如《尚书·大禹谟》"董之用威",即指以威权督治。
本义为整齐、一致。《说文解字》:"齐,禾麦吐穗上平也" ,引申为使事物协调统一。如《礼记·乐记》"天地齐矣",意为天地调和。
二、复合词释义
"董齐"为动词性结构,意为督导整治以使事物整齐划一,强调通过管理实现秩序与规范。核心含义包含两层:
三、典籍用例佐证
此词多见于先秦至汉代文献:
四、现代使用提示
该词属文言遗存,现代汉语仅见于研究文献或特定仿古语境。如需表达类似含义,可用"统筹协调""整饬管理"等现代词汇替代。
权威参考资料:
“董齐”一词具有双重含义,既是一个古汉语词汇,也是现代人名。以下是详细解释:
征伐统一
指通过武力征讨使分裂的势力归于一统。该用法可见于《三国志·魏志·王凌传》注引内容:“统御戎马,董齐东夏”。
统率领导
强调对军队或事务的统领职责。例如《三国志·蜀志·先主传》记载:“董齐六军,纠合同盟”,宋代曾巩的制书中也提到“董齐众工,肃正内外”。
“董齐”作为人名,主要指辽宁省人民医院的普外科专家,其背景如下: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内科也有一位董齐医生,主要从事脑血管病、老年痴呆等神经内科疾病的诊疗。需注意区分两者专业领域差异。
如需进一步了解某位专家的详细信息,可参考相关医院官网或权威百科来源。
板头悲感避弃毕岁布策常节廛郭持中邨落打成一片淡灾低三下四黩昏读死书风末风前月下酚酞釜砾戈铓觥筵龟祥滚木祸谴糊涂鉴谅简明扼要角觝稼穑进步人士矍圃军政司賫旨离本零落盲聩蒙古敏济南方内禅年关配饰疲拙破斋青盖山梯时区私回送寒衣肃霜袒褊棠政坛坛罐罐踏拍子退笔冢屠牛坦脱困武生瞎吹牛遐心写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