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旧指天地的精气。《诗·鄘风·蝃蝀》“蝃蝀在东” 毛 传:“蝃蝀,虹也。夫妇过礼,则虹气盛。” 北魏 温子昇 《舜庙碑》:“虹气降灵, 姚墟 诞圣。” 唐 元稹 《出门行》:“兄上 荆山 巔,翻石辨虹气。” 清 袁于令 《西楼记·侠概》:“呀,看星文耀日,虹气干云,果是神物。”
“虹气”一词在不同语境中有以下两层含义:
传统释义(天地精气)
最早源自《诗经·鄘风·蝃蝀》毛传,指天地间的精华之气,象征祥瑞。例如北魏温子昇《舜庙碑》用“虹气降灵”描述圣贤诞生时的天象异兆,清代袁于令《西楼记》则以“虹气干云”形容宝物非凡()。
现代引申义(气质描写)
部分现代用法将“虹”与“气”组合,形容人精神饱满、气质绚丽,如赞美容貌才华或作品的艺术感染力()。
辨析:传统文献多采用“天地精气”的本义,现代语境中的气质描述属于衍生用法,使用频率相对较低。建议结合具体文本判断词义侧重。
《虹气》是一个汉字词语,由两个字组成。虹气的拆分部首为:虍(hū)和气(qì)。其中,虍为左边的部首,气为右边的部首。
虹气的笔画总共有10画。虎部分有7画,气部分有3画。
虹气这个词的来源比较有趣。在古代,人们常常使用祈雨法望能够招来雨水,其中之一就是排列多种颜色的“虹气石”(一种矿石),并且祈祷能够迎来雨水善果。后来,这个矿石的名称被用来形容彩色的光芒,从而引申为“虹气”。
在繁体字中,虹气的写法为「虹氣」。
在古代,汉字“虹气”的写法与现代稍有不同。具体来说,有一种古时的字形为「虹矢」,但现代大多数场合下我们会使用「虹气」这个写法。
例句:
1. 雨后天空出现了一道美丽的虹气。
2. 在那个地方,经常能看到五颜六色的虹气。
组词:虹霓、虹膜、虹彩、虹光。
近义词:彩虹。
反义词:无。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