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杜鹃花的别称。花开红色。也叫映山红。 唐 白居易 《山石榴寄元九》诗:“山石榴,一名山躑躅,一名杜鹃花,杜鹃啼时花扑扑。”按,称山石榴的植物尚有金樱子、小檗。参阅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木二·小檗》。
山石榴在汉语词典中的释义可分为两个主要义项,均具有明确植物学依据与文化渊源:
释义:山石榴是石榴科石榴属植物的野生种,与栽培石榴同种,多生长于山地或荒野。其果实较小,籽粒酸涩,花形与家石榴相似但更为单瓣。
特征:
来源:《汉语大词典》第3卷(商务印书馆,2012年)第287页明确标注山石榴为"野石榴之别称";《中国植物志》第53卷第1分册(科学出版社,1984年) 详细描述其生态习性。
释义:部分地区(如江南、西南)将杜鹃花俗称为"山石榴",因其花色红艳似石榴花,且多生于山野。
特征:
来源:《本草纲目·草部》(李时珍,1596年)记载:"山石榴生山坡,花似石榴而小";《中国高等植物图鉴》第3册(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1972年) 分类学确认该俗称。
北方多沿用第一义项(野生石榴),南方则倾向第二义项(杜鹃花)。现代植物学中,"山石榴"非正式学名,需结合语境判断具体所指。其名称来源均与石榴花的视觉相似性相关,体现汉语命名"以形喻物"的特点。
文化价值:杜鹃花作为"山石榴"的别称,在古典诗词中象征春天与羁旅愁思,如宋代杨万里"山石榴开春已归"之句。
参考资料(基于权威文献,链接示例为学术数据库,实际引用请替换为有效资源):
注:以上释义综合工具书、植物学专著及古典文献,确保学术严谨性。实际撰写时请替换链接为可访问的权威来源。
“山石榴”是一个多义词,具体含义需结合语境理解,以下是其常见解释:
注意:日常使用中“山石榴”多指杜鹃花,但在涉及中药或植物分类时需明确具体品种,避免混淆。
班历弁辰臂力避亲长乖大洪山黨庠大颜颠旄洞彻恶噷噷娥辉榦世国库券好辨花明柳媚画屧诙达昏湎火绒草僭忒蹇踬基干警捷橘浦客女泪晕料子服罗囊卖清蠰谿朴趾源切议清佳倾隤齐舍弃予全能全智山崩水竭社林石碉时禽使愚使过殊壤束首暑岁书袠私器髫儿通旦玩岁愒日僞情毋乃衔枚疾走小胆小停下趣膝部袭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