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蕉的意思、红蕉的详细解释
红蕉的解释
指红色美人蕉。 唐 皇甫松 《忆江南》词:“兰烬落,屏上暗红蕉。” 宋 孙道绚 《如梦令·宫词》词:“翠柏红蕉影乱,月上朱栏一半。”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草四·甘蕉》﹝集解﹞引 苏颂 曰:“渐大则花出瓣中,极繁盛。红者如火炬,谓之红蕉。” 清 赵翼 《题<岭南物产图>六十二韵》:“红蕉宜綺疏,幽兰称空谷。”
词语分解
- 红的解释 红 (紅) ó 像鲜血的颜色:红色。红叶。红灯。红尘。红包。红烧。红润。红艳艳。红口白牙。红绳系足(旧指男女前生注定的姻缘)。 象征顺利或受人宠信:红人。红运。红角(?)儿(受观众欢迎的演员)。走红。
- 蕉的解释 蕉 ā 指某些有像芭蕉那样的大叶子的植物:香蕉。美人蕉。 生麻,未沤治的麻。 〔芭蕉〕见“ 古同“焦”,枯焦。芭”。 笔画数:; 部首:艹; 笔顺编号:
专业解析
红蕉在汉语词典中的释义可分为以下三个层面:
一、基本释义
指美人蕉科植物「美人蕉」(Canna indica)的别称,因其花色鲜红、叶片形似芭蕉得名。主要特征包括:
- 形态:多年生草本,茎直立,叶片宽大呈椭圆形;
- 花色:穗状花序顶生,花瓣以猩红色为主,偶有黄、橙变种;
- 分布:原产热带美洲,在中国南方广泛栽培作观赏植物 。
二、文学意象
古典诗词中常以红蕉象征南国风光或寄托时序感慨,例如:
「绿润红蕉翠满庭」 ——王维《送友人南归》
此意象突出其鲜艳色彩与热带属性,暗喻季节更替或地域特征 。
三、方言与延伸含义
部分地区(如福建、台湾)将「红蕉」作为「红色香蕉」的俗称,但此用法非植物学正名。需注意与食用香蕉(Musa属)区分 。
权威参考来源:
-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 商务印书馆.
- 汉语大词典编纂处.《汉语大词典》. 上海辞书出版社.
- 中国科学院中国植物志编辑委员会.《中国植物志》. 科学出版社.
网络扩展解释
“红蕉”一词在不同语境中有多重含义,以下是综合多个权威来源的解释:
一、植物学定义
红蕉(学名:Musa coccinea)是芭蕉科芭蕉属植物,主要特征包括:
- 形态特征:假茎高1-2米,叶片长圆形(长1.8-2.2米,宽68-80厘米),叶面黄绿色,叶背淡黄绿色;花序直立,苞片鲜红如火炬,内面粉红色,雄花乳黄色。
- 分布与用途:原产云南东南部及越南,广东、广西有栽培。其花艳丽,常用于庭园绿化,但果实、花、嫩心及根头有毒,不可食用。
二、文学意象
在诗词中,“红蕉”常被用作意象,象征艳丽与孤傲:
- 唐代:皇甫松《忆江南》以“屏上暗红蕉”描绘屏风上的红蕉图案,暗示时光流逝。
- 宋代:孙道绚《如梦令·宫词》用“翠柏红蕉影乱”渲染宫廷夜色。
- 柳宗元诗作:《红蕉》以“窈窕凌清霜”赞美红蕉在寒冬中仍保持鲜艳,隐喻高洁品格。
三、易混淆概念
需注意“红蕉”与“红皮香蕉”的区别:
- 红蕉:特指芭蕉科观赏植物,花红艳但果实不可食用。
- 红皮香蕉:是香蕉的变种,果实可食用,因表皮红色而得名,市场价较高。
“红蕉”既是一种观赏植物,也是古典文学中的美学符号。其植物学特征与毒性需科学认知,文学中的意象则反映了古人对自然之美的艺术化提炼。
别人正在浏览...
鼻针粲花常情逞威风措思大剉碓担鼓胆裂魂飞断窗恶念番书沸稠奉公风韵高情割势拐士国太毫米汞柱候驾画涂僭视架舌头济办进退首鼠旧雨军医旷失凌霜旒旐理枉芦花没骨花默符劈礰皮轩蒲鲊乾行琼室器质曲体曲子容覆森森芊芊神狗乾郎省愆寡过失席蜀葵输平树萱四睨宿怨滩簧彤几头会箕赋晚香玉委弃相刃消长谢家咏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