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默符的意思、默符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默符的解释

暗相符合。 明 沉德符 《野获编·科场·进士给假》:“ 世宗 圣龄甫二十,正如太阿出匣,諭旨森严正大,默符先朝,今之新贵图自佚者,可以憬然矣!”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默符是汉语复合词,由“默”与“符”组合而成,其核心含义指不通过言语表达,却能传递特定意义的符号或标记。以下是详细解析:


一、字义溯源

  1. 默(mò):

    本义为静默、不出声,引申为隐秘、内敛的传达方式。《说文解字》释为“犬暂逐人也”,后演变为“静寂无声”之意。

  2. 符(fú):

    原指古代朝廷传达命令的凭证(如虎符),后泛指具有象征意义的标记或信号。《汉书·律历志》载:“符,信也,汉制以竹为之,分而相合”。

组合后,“默符”强调无需语言阐释,通过视觉或行为符号即可被理解的沟通载体。


二、学术定义与特征

在符号学与语言学中,“默符”属于非语言符号系统,具有以下特性:


三、应用场景

  1. 文化象征

    传统纹样(如龙纹象征皇权)、宗教符号(佛教卍字)均属默符,承载集体文化记忆。

  2. 跨文化沟通

    国际通用图标(如紧急出口标识)通过标准化设计跨越语言障碍。

  3. 艺术表达

    绘画中的色彩隐喻(黑色表哀悼)、舞蹈动作的情感传递,均依赖默符系统。


四、与相关概念辨析


权威参考文献

  1.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 商务印书馆, 2016.
  2. 班固.《汉书》. 中华书局点校本, 1962.
  3. 王铭玉.《语言符号学》.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4.
  4. 靳之林.《中国民间美术》. 五洲传播出版社, 2010.
  5. 罗兰·巴尔特.《符号学原理》.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8.

网络扩展解释

“默符”是一个具有多重含义的词汇,具体解释需结合语境:

一、宗教与民俗含义

指在心中默念符咒,用于祈福、驱邪等目的。这一用法常见于佛教、道教及民间信仰中。例如,信徒通过默念特定咒语(如“六字真言”),认为能获得神灵庇佑或消除灾厄。

二、文献与历史用法

表示“暗相符合”,强调事物间隐性的契合。此义项可见于明代沈德符《野获编·科场·进士给假》中的例句:

“世宗圣龄甫二十,正如太阿出匣,谕旨森严正大,默符先朝……”
此处形容皇帝的旨意与先朝制度暗中一致。

三、语言特征

四、使用建议

需根据具体语境判断词义。在宗教场景中侧重“默念咒语”,在历史文献或文学作品中则多指“隐性契合”。若涉及学术研究,建议结合《野获编》等原始文献进一步考证。

别人正在浏览...

宝券边使笔谏壁间蛇影比伍不足挂齿参驳成礼城寨呈状都捻子凡才孚命扞戍拱棚馆伴关门诡戾过门海王行政诉讼寰甸黄阁昏髦角鬭经躔金契金石学酒饵九马九五之位絶种君子乡苦苦孜孜连室利端麟绂菱花灵寿杖笠泽老翁论讨毛毼梅録面条木牛流马鸟都浓装艳抹瓢儿菜平白无故乾乾翼翼绮碎蛐蟺哥区区小事山壁觞酒收保水火夫同心圆緰此携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