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蜀葵的意思、蜀葵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蜀葵的解释

[hollyhock] 多年生草本植物(Althaea rosea),作为二年生植物栽培于花园中,叶大而粗糙,圆形,花美丽,成顶生穗状花序

详细解释

植物名。花有红、紫、黄、白等色,供观赏。《太平御览》卷九九四引 晋 傅玄 《蜀葵赋》序:“蜀葵,其苗如瓜瓠,尝种之,一名引苗而生华,经二年春乃发。” 宋 曾巩 《次维得禽字韵》:“黄蜀葵开收宿雨,紫桑椹熟转新禽。” 明 唐寅 《川泼棹》曲:“碧碧草沿堦,海榴半吐绽,蜀葵如锦簇,那更令节蕤宾。”参阅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草五·蜀葵》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蜀葵(学名:Althaea rosea)是锦葵科蜀葵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其名称由来源自中国地理与植物特征。"蜀"指古代巴蜀地区(今四川),"葵"则源于其花序形态与葵花相似。《汉语大词典》将其定义为"茎直立,叶掌状,夏季开花,有红、紫、白等色"的观赏植物。

从植物学特征分析,蜀葵株高可达2-3米,茎秆密被星状绒毛,叶片呈圆心形具5-7浅裂。其总状花序顶生,单瓣或重瓣花冠直径约6-9厘米,花期集中在6-8月。据《中国植物志》记载,蜀葵原生种花瓣呈淡红色,经人工培育已形成深红、雪青、墨紫等逾500个栽培变种。

历史文化层面,《尔雅·释草》最早记载"菺,戎葵",晋代郭璞注疏明确指出"今蜀葵也"。唐代诗人陈陶在《蜀葵咏》中写下"绿衣宛地红倡倡,熏风似舞诸女郎"的经典诗句,印证了其在古典园林中的重要地位。明代《群芳谱》更将其列为"端午佳卉",记载古人用蜀葵叶包粽的传统习俗。

药用价值方面,《本草纲目》载其"苗味甘、性寒,治带下、排脓",现代药理研究证实其花含黄酮苷类物质,具有抗炎作用。种子可榨取工业用油,茎皮纤维可制绳索,体现了"一物多用"的生态价值。

网络扩展解释

蜀葵(学名:Alcea rosea)是锦葵科蜀葵属的二年生直立草本植物,以下为详细解释:

一、基本定义

蜀葵原产于中国四川(“蜀”即四川古称),因此得名。其别名众多,如一丈红、端午花、大麦熟等,因植株高大(可达2米)且花色艳丽而得名。

二、形态特征

三、分布与习性

原产中国,现广泛分布于华东、华中、华北等地,15世纪传入欧洲。喜阳光,耐半阴,忌涝,适应沙质疏松土壤。

四、用途

  1. 观赏:常用于庭院、建筑物周围绿化。
  2. 药用:全株可入药,根能清热解毒,花可通利二便,种子利尿,外用治烫伤。
  3. 食用:嫩叶及花可食,花青素可作食品着色剂。

五、文化意义

如需进一步了解栽培方法或药用配伍,可参考植物图鉴或中医药典籍。

别人正在浏览...

桉行白头翁薄域铋铋伯乐猖洋婵娟创造学出差淡沲斗芳逗留恩波风雷之变凤笙蛤骨孤遗猴儿精坚额健舌兼葭见事见谕交零岌峩精忠庙井中求火近型禁卒嫉闲妒能积忧成疾菊琖老钝雷岸敛边离横六教庙祧弄权暖皮盘龙城遗址平空潜步软盘赏高罚下生蛮什件淑节说阔鼠梓松寮探擿听鼓同室操戈外来王尔文瑞楼我黼子佩窝户谐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