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候驾的意思、候驾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候驾的解释

(1).迎候帝王。《魏书·李遐传》:“ 庄帝 潜济 河 北相会。 遐 既闻 荣 推奉 庄帝 ,遂开门謁候。仍从驾南渡,及 河阴 ,为乱兵所害,时年四十二。事寧……以候驾之功封 卢乡县开国伯 。”

(2).等候出行的车马。《资治通鉴·魏元帝咸熙元年》:“镇西长史 杜预 言於众曰:‘ 伯玉 其不免乎!身为名士,位望已高,既无德音,又不御下以正,将何以堪其责乎?’ 瓘 闻之,不候驾而谢 预 。”

(3).恭候大驾。等候对方来临的敬语。 欧阳山 《苦斗》五七:“人家是专门约定在 翁源 候驾的么?”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候驾"是一个汉语词汇,具有特定的含义和使用场景,主要表达一种尊敬和礼貌的态度。其详细解释如下:

一、基本含义 "候驾"指等候对方的到来,含有敬意。其中:

二、用法特点

  1. 敬辞属性:"候驾"是典型的敬辞,用于表达说话者对等待对象的尊敬。
  2. 书面语与正式口语:该词多用于书面语或较为正式的口语场合(如请柬、正式邀请、商务信函或面对尊长、宾客时的客气表达)。在日常随意对话中较少使用。
  3. 主语指向:使用时,说话者(或写信人)是“候驾”的一方,即等待者;而“驾”所指代的对象,即被等待者,通常是受尊敬的上级、长辈、宾客或需要表示礼貌的对象。例如:“我们在门口恭候大驾”或“明日于寒舍候驾”。
  4. 常与敬语连用:为加强敬意,"候驾"常与“恭候”、“敬候”等词连用,形成“恭候大驾”、“敬候台驾”等更显谦恭的表达。

三、使用场景举例

四、总结 "候驾"是一个蕴含敬意的词汇,核心意思是恭敬地等待对方的到来。它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尊卑礼仪和客套文化,主要用于书面语和正式场合,表达对等待对象的尊重。其现代用法虽不如古代频繁,但在正式邀请、商务接待或需要特别表示尊敬的场合中仍在使用。

参考资料:

  1.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 《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 商务印书馆, 2016. (定义与用法)
  2. 王力 等. 《古汉语常用字字典》(第4版). 商务印书馆, 2005. (字源与古语用法)
  3. 汉语大词典编纂处. 《汉语大词典》(第二版). 上海辞书出版社, 2011. (详细释义与书证)
  4. 辞源修订组, 商务印书馆编辑部. 《辞源》(第三版). 商务印书馆, 2015. (词源与历史用法)

网络扩展解释

“候驾”是一个汉语词汇,主要有以下三种含义:

一、基础释义

  1. 迎候帝王
    指古代臣子或民众迎接帝王车驾的行为。例如《魏书·李遐传》记载:“庄帝潜济河北相会……以候驾之功封卢乡县开国伯。”
    例句:明代胡侍《扈驾郊坛陪祀》中“应有海神来候驾,南端非雾碧冥濛。”

  2. 等候出行的车马
    指等待他人(尤其尊贵者)的车马或行程。例如《资治通鉴·魏元帝咸熙元年》提到“伯玉其不免乎……将何以堪其责乎?”
    例句:宋代高似孙《江强仲郎中送蟹》中“连日天街候驾归,且呼酒对早梅飞。”

  3. 恭候大驾(敬语)
    现代多用于书面或正式场合,表示对他人来访的尊敬与期待。例如:“我们已备好宴席,恭候大驾。”


二、使用场景


三、补充说明

该词现今使用频率较低,更口语化的表达为“恭候光临”或“等候莅临”。若需引用古籍或体现庄重感时,可选用“候驾”。

别人正在浏览...

暗箱操作百亩牓眼薄瘠贲若不晓事禅椅乘间窜藏叠破掇臀捧屁贰室发人深省风火墙粉绿隔句更初遘愍过午不食海南岛灰鬲鹄钥疾鬭结缚九籥踡蹜撧耳揉腮峻恶峻洁隽游鞠治夸逞宽平窥听咙哅吕管没了收秘府耐饱啮齿类动物偏生的骿胝萍浏醴起义磬筦森罗圣事缞服束阁鼠曲叔丈笋业田仔团防局微迹悟明祥变效仿携幼扶老徯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