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蕉的意思、紅蕉的詳細解釋
紅蕉的解釋
指紅色美人蕉。 唐 皇甫松 《憶江南》詞:“蘭燼落,屏上暗紅蕉。” 宋 孫道絢 《如夢令·宮詞》詞:“翠柏紅蕉影亂,月上朱欄一半。” 明 李時珍 《本草綱目·草四·甘蕉》﹝集解﹞引 蘇頌 曰:“漸大則花出瓣中,極繁盛。紅者如火炬,謂之紅蕉。” 清 趙翼 《題<嶺南物産圖>六十二韻》:“紅蕉宜綺疏,幽蘭稱空谷。”
詞語分解
- 紅的解釋 紅 (紅) ó 像鮮血的顔色:紅色。紅葉。紅燈。紅塵。紅包。紅燒。紅潤。紅豔豔。紅口白牙。紅繩系足(舊指男女前生注定的姻緣)。 象征順利或受人寵信:紅人。紅運。紅角(?)兒(受觀衆歡迎的演員)。走紅。
- 蕉的解釋 蕉 ā 指某些有像芭蕉那樣的大葉子的植物:香蕉。美人蕉。 生麻,未漚治的麻。 〔芭蕉〕見“ 古同“焦”,枯焦。芭”。 筆畫數:; 部首:艹; 筆順編號:
專業解析
紅蕉在漢語詞典中的釋義可分為以下三個層面:
一、基本釋義
指美人蕉科植物「美人蕉」(Canna indica)的别稱,因其花色鮮紅、葉片形似芭蕉得名。主要特征包括:
- 形态:多年生草本,莖直立,葉片寬大呈橢圓形;
- 花色:穗狀花序頂生,花瓣以猩紅色為主,偶有黃、橙變種;
- 分布:原産熱帶美洲,在中國南方廣泛栽培作觀賞植物 。
二、文學意象
古典詩詞中常以紅蕉象征南國風光或寄托時序感慨,例如:
「綠潤紅蕉翠滿庭」 ——王維《送友人南歸》
此意象突出其鮮豔色彩與熱帶屬性,暗喻季節更替或地域特征 。
三、方言與延伸含義
部分地區(如福建、台灣)将「紅蕉」作為「紅色香蕉」的俗稱,但此用法非植物學正名。需注意與食用香蕉(Musa屬)區分 。
權威參考來源:
- 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 商務印書館.
- 漢語大詞典編纂處.《漢語大詞典》. 上海辭書出版社.
- 中國科學院中國植物志編輯委員會.《中國植物志》. 科學出版社.
網絡擴展解釋
“紅蕉”一詞在不同語境中有多重含義,以下是綜合多個權威來源的解釋:
一、植物學定義
紅蕉(學名:Musa coccinea)是芭蕉科芭蕉屬植物,主要特征包括:
- 形态特征:假莖高1-2米,葉片長圓形(長1.8-2.2米,寬68-80厘米),葉面黃綠色,葉背淡黃綠色;花序直立,苞片鮮紅如火炬,内面粉紅色,雄花乳黃色。
- 分布與用途:原産雲南東南部及越南,廣東、廣西有栽培。其花豔麗,常用于庭園綠化,但果實、花、嫩心及根頭有毒,不可食用。
二、文學意象
在詩詞中,“紅蕉”常被用作意象,象征豔麗與孤傲:
- 唐代:皇甫松《憶江南》以“屏上暗紅蕉”描繪屏風上的紅蕉圖案,暗示時光流逝。
- 宋代:孫道絢《如夢令·宮詞》用“翠柏紅蕉影亂”渲染宮廷夜色。
- 柳宗元詩作:《紅蕉》以“窈窕淩清霜”贊美紅蕉在寒冬中仍保持鮮豔,隱喻高潔品格。
三、易混淆概念
需注意“紅蕉”與“紅皮香蕉”的區别:
- 紅蕉:特指芭蕉科觀賞植物,花紅豔但果實不可食用。
- 紅皮香蕉:是香蕉的變種,果實可食用,因表皮紅色而得名,市場價較高。
“紅蕉”既是一種觀賞植物,也是古典文學中的美學符號。其植物學特征與毒性需科學認知,文學中的意象則反映了古人對自然之美的藝術化提煉。
别人正在浏覽...
按曲謗說杯水蔽固碧椀殘穢熾灼春袍代培登禮彫锼釣樟訂錢翻羹翻盞蜂集風起水湧扶手服玉海嘯山崩黃遠生燋悴燋卷經國之才劇秦開納可知是曠瘠款至藍本剌堰靈幻羅羉猛奮昵宴培植齊截起粟肉脯啬氣尚方斬馬劍上星期生日錢省事屍骨田訟鐵路支線痛改前非同牢透子頽瘁外椁網籃文俗握娖香輔祥日嘯天西鄰責言心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