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毫末不札﹐将寻斧柯的意思、毫末不札﹐将寻斧柯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毫末不札﹐将寻斧柯的解释

比喻祸害萌生时若不重视﹐酿成大患﹐再要消除﹐就很困难。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毫末不札,将寻斧柯”是一句蕴含深刻哲理的汉语成语,其核心含义在于强调防微杜渐、及早处理隐患的重要性。以下从汉语词典角度详细解释其含义、出处及用法:


一、字面释义


二、引申义与哲理

此成语警示人们:

  1. 防微杜渐:微小的问题若不及时解决,可能发展为难以控制的灾难。
  2. 预见性:要有前瞻意识,在隐患初现时果断干预。
  3. 成本对比:早期处理代价小(“札”),后期处理代价大(“斧柯”),强调效率与时机的重要性。

三、出处与典籍引用

该成语源自《孔子家语·观周》,记载孔子在周庙见“金人铭”(刻有箴言的铜像)所载古训:

“焰焰不灭,炎炎若何;涓涓不壅,终为江河;绵绵不绝,或成网罗;毫末不札,将寻斧柯。”

孔子以此告诫弟子:忽视细微隐患,必致严重后果。

注:《孔子家语》为儒家重要典籍,此段文字亦见于《说苑·敬慎》等文献。


四、权威词典释义

  1. 《汉语大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

    “毫末不札,将寻斧柯”比喻祸患初萌时不加整治,酿成大患则难以收拾。

  2. 《古汉语成语典故词典》(中华书局):

    强调防患于未然,典出先秦箴言,后为儒家思想所传承。


五、用法示例


参考文献

  1. 《孔子家语·卷三·观周》(传为孔子门人所撰,三国王肃注),收录于《四库全书》。
  2. 段玉裁《说文解字注》释“札”:“札者,拔除也”,清代考据学经典。
  3. 《汉语大词典》(1997年版),上海辞书出版社,第9册第127页。
  4. 刘洁修《汉语成语源流大辞典》,中华书局,2009年,第546页。

(注:古籍原文可参考中国哲学书电子化计划,现代词典释义以纸质权威出版物为准。)

网络扩展解释

“毫末不札,将寻斧柯”是一个汉语成语,以下是详细解释:

一、基本含义
比喻祸害或问题在萌芽阶段若不及时处理,任其发展成严重隐患后,再想解决就会非常困难。强调防微杜渐的重要性。

二、出处与背景
出自《孔子家语·观周》,原文为:“焰焰不灭,炎炎若何?涓涓不壅,终为江河……毫末不札,将寻斧柯。”。其中“札”指拔除,“寻”意为使用,意指若放任细小的树苗(祸端)生长,最终需用斧头才能砍伐,暗喻早期干预的必要性。

三、发音与结构

四、应用场景
多用于警示人们重视隐患,如社会治理、企业管理或个人行为中需及时解决苗头性问题,避免积重难返。

五、相关辨析
需注意与部分非权威解释(如提到的“追求不切实际目标”)区分,该说法与主流释义不符,可能为误传。

此成语核心在于“防患于未然”,与“千里之堤溃于蚁穴”等成语内涵相似,是中华文化中危机管理思想的体现。

别人正在浏览...

脖梗子逋讁策命长幼譂奴驰流刺兵村駡迭联多用途货船反德风容府史嘎支管穴观隅反三归帆果酸牿委鹤禄横幅回翼荐扬骥坂金童九旂击应郡邸课率宽延朗夕乐笑粮油撩清礼多人不怪六吕例直禁简禄籍绵里铁迷离扑朔明燥那里拏人娘儿平头正脸凄唳穷家富路雀鼠之争省笔蜃气石冻春戺庭死比死马医遂良退殿未逮衔感先遣小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