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课率的意思、课率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课率的解释

督率。 南朝 梁 萧子显 《御讲摩诃般若经序》:“远近百姓,愿为邑节,欣欣请受,争取福分,不待号令,不须课率,黍稷馨香,如期即至。”《旧唐书·良吏传下·阳峤》:“时学徒渐弛, 嶠 课率经业,稍行鞭箠,学生怨之。” 宋 叶适 《蔡知阁墓志铭》:“亲至学宫,课率诸生,劝教有义,士人兴起。”

指征收税金。率,税率。《资治通鉴·后汉隐帝乾祐二年》:“ 西京 留守、同本章事 王守恩 ,性贪鄙,专事聚敛,丧车非输钱不得出城,下至抒厕、行乞之人,不免课率,或纵麾下令盗人财。”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课率是汉语中一个具有特定历史背景的词汇,主要在古代文献中使用,其核心含义与赋税的征收标准或比率相关。具体可从以下两方面理解:

  1. 作为名词:指征收赋税的比例或额度

    指官府依据法令或政策规定,向民众征收赋税的具体比率或数额。例如在农业税中,可能指按土地面积或收成比例征收的税额标准。此用法强调税制的量化规定。

  2. 作为动词:指按规定比率征收(赋税)

    指官府执行征税的行为,即依据既定的税率或标准来征收赋税。此用法强调征税的动作和依据。

权威来源与引用:

“课率”是一个具有历史色彩的词汇,其核心内涵始终围绕赋税的征收标准、比率或依据该标准进行征收的行为,主要见于记载古代经济、财政制度的史书典籍中。

网络扩展解释

“课率”是一个古汉语词汇,在不同历史文献中有以下两种主要含义:

一、督率(管理、督促)

指对事务或人员的监督、管理,常用于古代教育或公共事务场景。例如:

二、征收税金

指按照税率进行赋税征收,带有强制性质。例如:

补充说明

部分网络资料将“课率”解释为“学习进度和效果”的成语(如),但此用法缺乏权威古籍佐证,可能为现代误读,建议以历史文献含义为准。

提示:该词现代使用频率较低,需结合具体语境理解。如需更多例证,可参考《资治通鉴》《旧唐书》等原文。

别人正在浏览...

白面馆败象办课避招秕子不择手段彩错瞋恚呆大代言人单厚丹阳倒开打探多音节词飞谷关内古代匮椟瑰怪过谒孤照还睦浩皛华坊火阁江馆饯幕奸事鮆刀鱼旌甄积重难返浚洫开学逵泉之诛泪水礼贤罗胜谩视马头娘明修栈道,暗度陈仓民瘼木立日力骚人逸客涩体史官石亭世系书槅子斯螽松包田连仟伯条处頽压亡国之声王子响泉项王详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