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毫末不劄﹐将尋斧柯的意思、毫末不劄﹐将尋斧柯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毫末不劄﹐将尋斧柯的解釋

比喻禍害萌生時若不重視﹐釀成大患﹐再要消除﹐就很困難。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毫末不劄,将尋斧柯”是一個漢語成語,以下是詳細解釋:

一、基本含義
比喻禍害或問題在萌芽階段若不及時處理,任其發展成嚴重隱患後,再想解決就會非常困難。強調防微杜漸的重要性。

二、出處與背景
出自《孔子家語·觀周》,原文為:“焰焰不滅,炎炎若何?涓涓不壅,終為江河……毫末不劄,将尋斧柯。”。其中“劄”指拔除,“尋”意為使用,意指若放任細小的樹苗(禍端)生長,最終需用斧頭才能砍伐,暗喻早期幹預的必要性。

三、發音與結構

四、應用場景
多用于警示人們重視隱患,如社會治理、企業管理或個人行為中需及時解決苗頭性問題,避免積重難返。

五、相關辨析
需注意與部分非權威解釋(如提到的“追求不切實際目标”)區分,該說法與主流釋義不符,可能為誤傳。

此成語核心在于“防患于未然”,與“千裡之堤潰于蟻穴”等成語内涵相似,是中華文化中危機管理思想的體現。

網絡擴展解釋二

《毫末不劄﹐将尋斧柯》的意思、拆分部首和筆畫

《毫末不劄﹐将尋斧柯》是一則成語,意思是指不放過任何細小的線索,在尋找失物或解決問題時盡力不遺漏。它可以用來形容人具有細緻入微、認真細心的态度。

拆分部首和筆畫如下:

毫(háo):拆分為“毛”(máo)和“刀”(dāo),部首是“毛”,總筆畫數:10

末(mò):部首是“木”,總筆畫數:5

不(bù):部首是“一”,總筆畫數:4

劄(zhá):部首是“木”,總筆畫數:5

将(jiāng):部首是“寸”,總筆畫數:8

尋(xún):部首是“宀”,總筆畫數:8

斧(fǔ):部首是“斤”,總筆畫數:8

柯(kē):部首是“木”,總筆畫數:9

《毫末不劄﹐将尋斧柯》的來源、繁體和古時候漢字寫法

《毫末不劄﹐将尋斧柯》這個成語最早出現在《詩經·魯頌·碩人》一篇中。成語中的詞語既可以指具體的物質,也可以引申為思想、現象或行為方式。在現代漢字的繁體字中,該成語的書寫方式并未有大的改變。

古時候的漢字寫法略有不同,具體如下:

毫末不劄,將尋斧柯

《毫末不劄﹐将尋斧柯》的例句、組詞、近義詞和反義詞

例句:他在解決問題時毫末不劄,将尋斧柯。

組詞:毫不猶豫、毫不動搖、尋找、斧頭、柯林

近義詞:一絲不苟、殚精竭慮

反義詞:粗枝大葉、馬虎從事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