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命的意思、策命的详细解释
策命的解释
亦作“筴命”。以策书封官授爵。《左传·僖公二十八年》:“王命 尹氏 及 王子虎 、内史 叔兴父 策命 晋侯 为侯伯。” 杜预 注:“以策书命 晋侯 为伯也。” 汉 荀悦 《汉纪·平帝纪》:“大赦天下,乃筴命孺子。” 宋 徐铉 《稽神录·拾遗》:“﹝ 杨彦伯 ﹞復见选用,登朝,至户部侍郎,会临轩策命 齐王 , 彦伯 摄为门下侍郎行事。” 明 方孝孺 《书汉三王策文后》:“ 武帝 朝立三子为王,策命之文深谆温雅,卓然可述。”
词语分解
- 策的解释 策 è 古代的一种马鞭子,头上有尖刺。 鞭打:策马。鞭策。 激励,促进:策动。策勉。 古代称连编好的竹简:简策。 古代帝王对臣下封土、授爵或免官:策命。策免。策封。 古代科举考试的一种文体:策论。策问
- 命的解释 命 ì 动植物的生活能力:生命。救命。逃命。拼命。命脉。性命。相依为命。 迷信认为生来就注定的贫富、寿数等:天命。命相(刵 )。命运(.迷信指生死、贫富和一切遭遇;.喻发展变化的趋向,如“人民一定能掌
网络扩展解释
“策命”是古代政治制度中的重要概念,其含义和用法在不同历史文献中均有记载,具体解释如下:
一、基本含义
“策命”指古代君主通过策书形式封授官职或爵位的命令。其中:
- “策”:指竹简编成的文书(策书),是官方正式文件;
- “命”:即任命、命令,代表君主的权威。
二、历史用例
- 周代制度
《周礼·春官·内史》记载:“凡命诸侯及孤卿大夫,则策命之。”说明周天子通过策书任命诸侯与官员。
- 春秋时期
《左传·僖公二十八年》记载晋文公受周襄王策命为“侯伯”(诸侯之长),策书内容包含官职、封地、权责等。
- 三国时期
《三国志》提到东吴胡综负责撰写“文诰策命”,表明三国时仍沿用此制度。
三、延伸含义
在部分语境中,“策命”被引申为对人生死命运的决定权,如“策命生死”等用法。但这一含义属于文学化的扩展,并非历史制度中的原义。
“策命”的核心意义是古代君主以策书形式颁布的官职任命,多见于先秦至汉唐文献。若需具体策书格式或更多历史案例,可查阅《周礼》《左传》等典籍原文。
网络扩展解释二
《策命》这个词的意思是指制定或安排命运或生死之事。它由两个部分组成:策和命。其中,策的部首是箸,笔画数为12;命的部首是口,笔画数为8。《策命》这个词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汉字的写法,具体的繁体字形式可能会有所不同。例如,在繁体字中,策的字形可能会有变化,例如“策命” 可以写作 “策命”等。在古时候的汉字写法中,字的形状会有所不同,需要注意字形的变化。一些例句包括:“他的一纸策命,决定了无数的生死。”、“国家的政策对人们的生命有着重大的影响。”。
关于组词,一些相关的词汇包括:决策、策划、命运等。这些词都与策命的意思有关,表示在人们的生活中对命运或生死进行安排或决策的行为。
至于近义词,类似的词汇包括:规划、安排、决定等。这些词都与策命的意思有相似之处,表示对生活中重要事情的处理或决策。
最后是反义词,与策命的意思相对立的词是随缘、无计划、无决策等词汇。这些词表示对命运或生死事宜缺乏过程或安排的状态。
希望这些回答对你有所帮助!如果你还有其他问题,请随时提问。
别人正在浏览...
宝装笔柱愁絶电绕枢光掉舌鼓唇顿拍轓騑凤翘分母有理化富渥构敌诟诮鼓点子国家公园酣歌醉舞餄餎枷棒检偿歼殄交地讦逆髻荷颈饰纠错看护兰弹类类令闻嘉誉鲁缟米囊密斯脱涅墨潘泔漰沛劈荆斩棘铺叠骞舞前兆诮噪青牋求雨奇形怪状人列日进斗金戎秩软囊囊山溪省钱手泽双回肆阅讨贱铁券文魏花为之地卧龙握篆乌眼鸡涎不痴箱儿里盛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