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推荐赞扬。 唐 刘肃 《大唐新语·从善》:“﹝ 郭翰 ﹞次於 寧州 ,时 狄仁杰 为刺史,风化大行, 翰 纔入境,耆老荐扬之状,已盈於路。” 元 冯梦周 《续积善录》:“有此三失,父母兄弟所不喜,君子长者所不与,上官巨人所不肯荐扬,欲立身成名,起家以光其祖宗可乎?”《儒林外史》第七回:“况学生已把你的大名常在当道大老面前荐扬,人人都欲致之门下。”
“荐扬”是一个汉语词语,读作jiàn yáng,由“荐”(推荐)和“扬”(赞扬)两个语素构成,表示通过推荐并公开表扬某人或某事物的优点。以下是详细解析:
“荐扬”指在推荐的同时给予赞扬,强调对他人才华、品德或成就的认可与传播。例如在职场中推荐优秀人才,或在学术领域表彰研究成果。
虽然“荐扬”在现代汉语中使用频率较低,但其含义仍适用于正式场合的推荐信、评优活动等,强调“推荐”与“表扬”的双重性。
如需进一步了解,可参考《汉语大词典》或古典文献中的具体用例。
荐扬是一个动词,意思是推荐、赞扬,表示对某人或某事的优点或成就表示赞赏和推崇。
荐扬的部首是艹(草字头)部,共有10个笔画。
荐扬这个词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周礼·春官·大规》一书中,意味着将某人或某事物的优点向上级推荐或表扬。
荐扬的繁体字为「薦揚」,其中「薦」的偏旁部首为艸,「揚」的偏旁部首为手。
在古代汉字书写中,「荐扬」的写法与现代基本相同,没有太大变化。
1. 我要向领导荐扬你的出色表现。
2. 这篇文章荐扬了他对社会进步所做出的贡献。
荐书、推荐、表扬
推崇、赞赏、赞扬、嘉许
批评、责备、指责、谴责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