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dyke breaks]∶堤岸被河水冲破
(2) [provide with facilities]∶比喻为某事或某种行动提供方便(多含贬义)
(1).谓堤岸被河水冲破。《儿女英雄传》第二四回:“却是那年 黄河 开口子地方捐賑, 邓九公 给上了他二百银子议叙的个八品顶戴。”
(2).指在某些方面放开限制。《人民日报》1988.4.1:“上面开口子,下面发票子的事太多,今年第一季度上面开的四个口子……造成财政赤字逐年增加。”
"开口子"是一个汉语常用俗语,其含义丰富且具有比喻性,主要依据权威汉语词典和语言研究资料解释如下:
一、核心释义(本义) 指堤岸、河坝等因洪水冲击或结构问题出现缺口或决口。这是该词最原始、具体的含义,常用于水利工程和自然灾害描述。
例:持续暴雨导致河堤开口子,下游村庄被淹。(来源:《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商务印书馆,2016年)
二、引申义与比喻义
突破限制或破例:
例:这次特批算是开了个口子,以后类似情况可能更难处理。(来源:《汉语大词典》,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94年)
例:经费紧张,这个口子不能开,否则会引发连锁反应。(来源:《应用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2000年)
提供可乘之机或引发不良后果:
例:在原则问题上绝不能开口子,否则后患无穷。(来源:《新华成语词典》,商务印书馆,2015年)
三、语用特征
权威用例参考:
"要坚决堵住'跑冒滴漏',在制度执行上不能‘开口子’、留‘后门’。"(来源:中国政府网 - 关于规范财政管理的相关报道摘录)
“开口子”是一个汉语词汇,具有以下两层核心含义:
指堤岸被河水冲破
这是该词最原始的物理含义,常用于描述自然灾害场景。例如:
比喻为某种行为破例或提供便利(多含贬义)
常用于政策、规则等领域,表示对原有限制的放松或变通。例如:
若需更多例句或历史用例,可参考《汉语大词典》或权威语言类网站。
扳折不少吵喜赤口日仇虏楚糟盗视调烹滴注鹅王法不阿贵蕃国仿洋飞叉费隐風雨操場负贩附试感怒隔靴抓痒鬼面过瘾顾效鼓乐喧天环介谏谕教典交谲记室九流三教计研心算款情阔步腊鸡良工苦心帘钩妙弹穆民南南合作淖约牵鬼上剑谦谦君子峭论鲠议漆妃情悃青年琼蟾啓事丘岳群蚁附膻牲牵是看时舞束戈卷甲随时绥御玩治武貔先朝消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