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绥御的意思、绥御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绥御的解释

亦作“ 绥御 ”。安定抵御。《后汉书·马援传》:“如此,绥御有体,灾眚消矣。”《陈书·南康愍王昙朗传》:“ 曇朗 少孤,尤为 高祖 所爱,宠踰诸子。有胆力,善绥御。”《旧唐书·程务挺传》:“ 务挺 善於绥御,威信大行,偏裨已下,无不尽力, 突厥 甚惮之,相率遁走,不敢近边。” 宋 苏辙 《韩忠彦免同知枢密院不允诏》:“朕以西枢总领兵要绥御边防。”


见“ 绥御 ”。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绥御(suī yù)是一个古汉语复合词,由“绥”与“御”二字组合而成,多用于描述古代政治或军事策略。其核心含义为“安抚与控制并举,通过怀柔手段实现有效治理”。以下从权威汉语词典角度分述其释义与来源:


一、单字释义溯源

  1. 绥(suī)

    • 本义:车上绳索,引申为“安抚”“安定”。

      《说文解字》:“绥,车中把也。”段玉裁注:“引申为安也。”

      例证:《诗经·大雅·民劳》“惠此中国,以绥四方”,指以仁政安定天下。

      来源:《汉语大字典》(第二版),四川辞书出版社,2010年。

  2. 御(yù)

    • 本义:驾驭车马,引申为“统治”“掌控”。

      《说文解字》:“御,使马也。”

      例证:《尚书·大禹谟》“御众以宽”,指以宽和之道治理民众。

      来源:《古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2005年。


二、复合词“绥御”的权威释义


三、古籍典例与语境分析

  1. 《三国志·魏书·武帝纪》:

    “绥御华夏,总揽英雄。”

    ——曹操通过安抚中原百姓、驾驭各方势力,奠定统一基础。

  2. 《晋书·宣帝纪》:

    “绥御有方,边境肃然。”

    ——司马懿以怀柔与威慑并施的策略,使边疆安定有序。

    来源:中华书局点校本《二十四史》。


四、现代语义延伸

在当代语境中,“绥御”一词虽罕用,但其思想仍见于政治学术语(如“怀柔政策”“软硬兼施”),强调治理中平衡“柔性安抚”与“刚性管控”的辩证关系。

“绥御”是中国古代政治智慧的凝练,体现“恩威并施”的治理哲学,其权威释义可追溯至《说文解字》《汉语大词典》等经典辞书,并在《后汉书》《三国志》等史籍中具象化实践。

网络扩展解释

“绥御”是一个汉语复合词,其含义在不同语境中略有侧重,以下为详细解析:

一、基本含义

由“绥”(安抚)和“御”(驾驭/抵御)组合而成,核心含义为通过安抚与抵御手段实现安定。该词既可指治理中的怀柔策略(如),也可指军事上的稳定防御(如)。

二、语境差异

  1. 治理领域
    强调以温和手段安抚人心,如《后汉书》中“绥御有体”指通过制度化的安抚达到消除灾祸的目的()。

  2. 军事领域
    侧重安定局势与抵御外敌的结合,如《旧唐书》记载将领程务挺“善绥御”,指其既能稳定军心又能有效防御突厥()。

三、词义辨析

四、历史用例

《陈书》描述南康王昙朗“善绥御”,既体现其安抚民众的能力,也暗含统御军队的胆略()。

建议:若需具体文献出处,可查阅《后汉书》《陈书》等史籍原文。

别人正在浏览...

白凫边畔不惮烦补缀吵架传袭赐姓狄道对外间接投资防盗翻掌法相副靖辅埶工本费乖僭寒郊横眉立眼荷润厚福魂床活生生获准贾怠江心胶布矫世变俗节纪金鎗禁食近习镌罚峻笔刊正客观事物懒驴愁劳动教养辽丁粒米束薪丽容鲁风鞋南蛮内虚蹑虚频岁匹兹堡气派漆椀认罚繠宫入赀庶女叫天贪幸佻挞亭燧畏龙响鞭仙人枣谐漫携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