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居卖。《新唐书·奸臣传下·卢杞》:“又僦匵、质舍、居贸粟者,四貣其一,仅至二百万。”
“居贸”是一个古代汉语词汇,其含义和用法可通过以下要点解释:
基本释义
居贸即“居卖”,指囤积货物进行买卖的行为。该词出自《新唐书·奸臣传下·卢杞》中的记载:“又僦匵、质舍、居贸粟者,四貣其一,仅至二百万。” 这里的“居贸粟者”特指囤积粮食并贩卖的商人。
历史背景
在唐代,政府曾对囤积、典当(质舍)等商业活动征税。卢杞作为官员,提出对这类商人征收四分之一的税赋,但最终仅征得二百万(具体货币单位不详),侧面反映了当时经济管控的难度。
构词解析
现代关联
该词现已罕用,但可与现代经济术语“囤积居奇”类比,均涉及通过控制物资牟利的行为。
居贸是古代对囤积商品并售卖行为的统称,常见于历史文献中,需结合具体语境理解其经济和社会含义。
居贸(jū mào)是一个由两个字组成的词语,居指居住、居处,贸指贸易、交易。因此,居贸的意思可以理解为“居住和贸易”。
居贸的第一个字“居”是由“尸”和“户”两个部首组成,有五个笔画;第二个字“贸”是由“贝”和“戈”两个部首组成,有十个笔画。
居贸是汉字的组合词,其中的“居”来源于古代汉字,“贸”则是后来衍生出来的,没有繁体字形。
在古代汉字的写法中,虽然没有“居贸”这个具体词,但“居”字是单独存在的。在甲骨文和金文中,“居”字的形状与现代类似,但笔画结构较为简单。
1. 他在城市里居贸多年,生意非常成功。
2. 居贸古镇是一个融合了居住和商业的传统文化聚集地。
居贸可以与其他词语组合形成新的词汇,如:居贸中心、居贸活动、居贸市场等。
居贸的近义词有:居商、住贸、居商交易。
居贸的反义词可以理解为“非居贸”,即不涉及居住和贸易的词汇。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