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谓无止息。指辛勤于王事。《诗·唐风·鸨羽》:“王事靡盬,不能蓺黍稷。” 王引之 《经义述闻·毛诗上》:“盬者,息也……《尔雅》曰:‘栖、迟、憩、休、苦,息也。’苦读与靡盬之‘盬’同。” 唐 白居易 《安南告捷军将黄士傪授银青光禄大夫试殿中监制》:“戎首来降,陪臣告捷;服勤靡盬,将命无违。” 明 张居正 《寿汉涯李翁七十序》:“諫议官琐闥,为耳目之司,非可一日闕者,独念翁老欲归,而天子遂许之,使諫议无靡盬之叹,翁得以介眉寿之福。”
(2).借指王事,公事。《后汉书·刘陶传》:“窃见比年以来,良苗尽于蝗螟之口,杼柚空于公私之求,所急朝夕之餐,所患靡盬之事。”
“靡盬”是一个古汉语词汇,其含义可从以下两方面综合解析:
基本释义
语境与用法
多出现于古代文献,如《诗经·小雅·四牡》中“王事靡盬,不遑启处”,体现对公务繁重的感叹。需注意其现代使用极少,常见于文言解析或历史文本研究。
关联词汇
与“靡盬”相关的成语包括“靡靡之音”“所向披靡”等,但语义关联较弱,主要共享“靡”字表“无、不”的含义。
提示:因该词属生僻古语,建议结合具体文献上下文进一步理解。以上解释综合了权威词典与网络释义,若需深入考证可查阅《汉语大词典》或《诗经》注本。
《靡盬》是一个汉字词语,由两个部分组成。可以拆分成“靡”和“盬”两个字。“靡”部分是由“青”和“未”组成,意思是美好、不受束缚。“盬”部分表示土壤中的盐分。因此,“靡盬”一词的意思是指没有盐分的土地,也可以引申为没有生机、贫瘠的状态。
关于《靡盬》这个词的笔画和部首,它的总笔画数为18画。其中,“靡”部分的部首是“革”,它表示与革新、改变有关的意思;而“盬”的部首是“皿”,表示与水或液体有关的意思。
《靡盬》这个词的来源可追溯到古代的文献中。最早见于《庄子·非攻篇》:“不慎于行政,不序于吏职,靡所庚甲,汩(即胐)不田庶,流寓无所可止,靡有家室。”这里使用的是繁体字“靡”,与现代简体字形式一致。
在繁体字中,这个词的写法与简体字相同,都是“靡盬”。
古时候,“靡盬”字的写法与现代略有不同,字形呈现出更多的变体。例如,明代钟繇的《说文解字》中将“靡”写作“靣”,将“盬”写作“囷”。
以下是一些使用《靡盬》的例句:
1. 这片土地太贫瘠了,完全是一片靡盬。
2. 面对靡盬的生活状况,我们需要坚持努力,创造更好的未来。
3. 这本书给人一种靡盬的感觉,缺乏思想的创新。
组词:靡夜(意为彻夜不眠)、靡然(形容颓废无力)、盬度(指浓盐水的盐度)。
近义词:贫瘠、荒芜、死寂。
反义词:富饶、肥沃、兴旺。
暧态避影柏拉图博文约礼才韵策对超光超迈绝伦赤晴匪人分当分掌负阻不宾狗眼看人刮耳絓漏闳约画眉墨滑嘴呼庚癸湔濯急波波霁月军劳亢木客意空逈狂颠烂肠酒老奴礼待龙会路径内除娘子军扒山虎平平安安千伯幧头漆方士起卧气壮山河裙衩上风官司垧林尚主十二指肠十朋首肯心折死硬韬映甜乡通籍托盘天平往往煟然无所忌讳狭口小锣閜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