靡盬的意思、靡盬的详细解释
靡盬的解释
(1).谓无止息。指辛勤于王事。《诗·唐风·鸨羽》:“王事靡盬,不能蓺黍稷。” 王引之 《经义述闻·毛诗上》:“盬者,息也……《尔雅》曰:‘栖、迟、憩、休、苦,息也。’苦读与靡盬之‘盬’同。” 唐 白居易 《安南告捷军将黄士傪授银青光禄大夫试殿中监制》:“戎首来降,陪臣告捷;服勤靡盬,将命无违。” 明 张居正 《寿汉涯李翁七十序》:“諫议官琐闥,为耳目之司,非可一日闕者,独念翁老欲归,而天子遂许之,使諫议无靡盬之叹,翁得以介眉寿之福。”
(2).借指王事,公事。《后汉书·刘陶传》:“窃见比年以来,良苗尽于蝗螟之口,杼柚空于公私之求,所急朝夕之餐,所患靡盬之事。”
词语分解
- 靡的解释 靡 í 浪费,奢侈:靡荡。靡费。侈靡。 分散:靡散(消灭)。 古同“糜”,糜烂。 笔画数:; 部首:非; 笔顺编号:
- 盬的解释 盬 ǔ 古代盐池名:“戊子至于盬。” 没有经过熬制的盐:“猗顿用盬盐起。” 不坚固:“器用盬恶,孰当督之!” 停止:“王事靡盬,不能蓺稷黍。” 吸饮:“晋侯梦与楚子搏,楚子伏已而盬其脑。” 笔画数:
专业解析
“靡盬”的汉语词典释义
“靡盬”是一个古汉语复合词,由“靡”和“盬”两个字组成,其核心含义指没有止息、没有停歇,常用于形容事务繁忙、不得安宁的状态。以下是详细解释:
一、 词义解析
-
本义与核心含义:
- 靡 (mí): 本义为“无”、“没有”。《说文解字》:“靡,披靡也。从非,麻声。”段玉裁注:“引申为凡物分散之稱,又为无也、不也。”在此词中取其否定义“无”、“不”。
- 盬 (gǔ): 本义指未经熬制的粗盐,或指不坚固。《说文解字》:“盬,河东盐池也。… 古者,宿沙初作煮海盐。或曰生盐。”引申义为“止息”、“停歇”、“坚固”(“不盬”即“不坚固”)。在“靡盬”一词中,取其“止息”、“停歇”之义。
- 合成义: “靡盬”即“无休止”、“不停息”。指事务或状态持续不断,没有完结或安宁的时候。
-
引申与常用语境:
- 该词最常用于描述王事(国家政事、公务)或战事的繁忙不息,表达当事人因公务缠身、劳苦不堪而无法得到休息的境况。
- 也可泛指其他繁重、持续不断的事务或令人不得安宁的状况。
二、 典籍用例
“靡盬”一词在先秦典籍中已有使用,尤以《诗经》中的用例最为著名和典型:
- 《诗经·唐风·鸨羽》:
- “王事靡盬,不能蓺稷黍。父母何怙?悠悠苍天!曷其有所?”
- “王事靡盬,不能蓺黍稷。父母何食?悠悠苍天!曷其有极?”
- “王事靡盬,不能蓺稻粱。父母何尝?悠悠苍天!曷其有常?”
- 释义: 这里的“王事靡盬”反复咏叹,强烈表达了服役者因君王的事务无穷无尽、不得停歇,导致无法耕种以奉养父母的痛苦和悲愤。这是“靡盬”最经典、最广为人知的用法(参考来源:《诗经》原文,普遍收录于各类古籍及汉语词典)。
- 《诗经·小雅·四牡》:
- “王事靡盬,我心伤悲。”
- “王事靡盬,不遑启处。”
- 释义: 同样表达行役之人因王事繁忙不止而产生的悲伤和无法安居的愁苦。
- 《左传·襄公三十一年》:
- 引述《诗经》句:“‘王事靡盬,不遑启处。’东西南北,谁敢宁处?”
- 释义: 此处引用《诗经》成句,用以说明诸侯大夫为国事奔走,不敢安居(参考来源:《左传》原文,普遍收录于各类古籍及汉语词典)。
三、 字形与字义补充
- 盬 (gǔ): 该字本指天然盐池或粗盐(《说文解字·盐部》)。其“止息”义属于假借义或引申义。段玉裁在《说文解字注》中解释“盬”时提到:“又《诗》‘王事靡盬’,《传》曰:‘盬,不坚固也。’… 不坚固则历久必止,故又为息。” 这解释了“盬”如何从“不坚固”引申出“止息”的含义(参考来源:《说文解字注》[清]段玉裁,可参考权威古籍数据库或影印本)。
- 靡 (mí): 在古汉语中,“靡”字用途广泛,除“无”、“不”外,还有“倒下”、“浪费”、“细腻”等义项,需根据具体语境判断。
“靡盬”是一个典型的古汉语词汇,意为“没有止息”、“不得安宁”,尤其特指国家公务或战事的繁忙不息,使人劳苦困顿。其经典出处和用例主要集中在《诗经》中,生动反映了古代服役者的艰辛生活,后亦被其他典籍引用。理解该词需结合“靡”(无)与“盬”(止息)的本义及引申义,并置于特定的历史文献语境中把握其确切含义。
主要参考来源:
- 《诗经》(如《唐风·鸨羽》、《小雅·四牡》)
- 《左传》(襄公三十一年)
- 《说文解字》及《说文解字注》([汉]许慎 撰,[清]段玉裁 注)
- 《汉语大词典》(权威大型语文辞书,收录“靡盬”词条并释义引例)
网络扩展解释
“靡盬”是一个古汉语词汇,其含义可从以下两方面综合解析:
-
基本释义
- 指辛勤于王事而无止息:该词原意强调为君王或公务持续操劳的状态,带有“无休止”的意味。例如《诗经》中“王事靡盬”即形容公务繁忙难以停歇。
- 借代指王事或公事本身:后衍生为直接代指朝廷事务或官方职责。
-
语境与用法
多出现于古代文献,如《诗经·小雅·四牡》中“王事靡盬,不遑启处”,体现对公务繁重的感叹。需注意其现代使用极少,常见于文言解析或历史文本研究。
-
关联词汇
与“靡盬”相关的成语包括“靡靡之音”“所向披靡”等,但语义关联较弱,主要共享“靡”字表“无、不”的含义。
提示:因该词属生僻古语,建议结合具体文献上下文进一步理解。以上解释综合了权威词典与网络释义,若需深入考证可查阅《汉语大词典》或《诗经》注本。
别人正在浏览...
阿武婆宝具罢议冰鳞裁慎残更嶒峨长蛇封豕楚楚不凡初校电绕枢光丰容封夷负魂抚慰甘休赶圩高材疾足关送吭嗌混充俭乏矫柔造作甲午风云夹臾急不择言精明强干金丝九锡文纪载宽略窟室赖依壏埮离被历始乱坠天花麻犯鸥情潘安潘江陆海窍妙情愫人人自危扫雪时乔霜齿弹性工资桃都天长地久跳台滑雪铁精托拉斯屠耆温席无地可容污垢无数毋需兀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