絶恶的意思、絶恶的详细解释
絶恶的解释
消灭邪6*恶。 汉 袁康 《越绝书·外传记本事》:“ 句践 之时,天子微弱,诸侯皆叛。於是 句践 抑彊扶弱絶恶,反之於善,取舍以道。”《汉书·贾谊传》:“然而曰礼云礼云者,贵絶恶于未萌,而起教于微眇,使民日迁善远辠而不自知也。”
词语分解
- 絶的解释 絶 é 见“绝”。 笔画数:; 部首:糹; 笔顺编号:
- 恶的解释 恶 è 不好:恶感。恶果。恶劣。恶名。丑恶。 凶狠:恶霸。恶棍。险恶。凶恶。 犯罪的事,极坏的行为:恶贯满盈。 好美爱善 恶 ù 讨厌,憎恨,与“好(刼 )”相对:可恶。厌恶。好(刼 )恶。 好美爱善 恶 (噁) ě 〔恶心〕要呕吐的感觉;亦指对人和事的厌恶态度。 (噁) 好美爱善 恶 ū 古同“乌”,疑问词,哪,何。 文言叹词,表示惊讶:恶,是何言也! 好美爱善 笔画数:; 部首:心;
关注词典网微信公众号:词典网,回复:絶恶汉语 快速查询。
专业解析
“絶恶”是汉语中的复合词,其含义需从构词角度解析。《汉语大词典》中“絶”同“绝”,意为“断绝、彻底”(来源:商务印书馆《汉语大词典》),例如“绝交”“绝迹”均强调行为的彻底性;而“恶”指“恶劣、罪恶之事”,如《说文解字》释为“过也”,泛指违背道德的行为(来源:中华书局《说文解字注》)。
组合后“絶恶”可作两种理解:
- 动词性短语:指彻底戒除恶行,如“絶恶务尽”,与成语“除恶务尽”语义相近,强调对恶行的根本性清除;
- 形容词性偏正结构:形容极端恶劣的状态,如“絶恶之人”,此时“絶”作程度副词,类似“极恶”的强化表述。
该词在《现代汉语词典》中未单独收录,但在古籍文献如《左传·隐公六年》可见类似表述:“绝恶于未形”,指防范恶行于未发之时(来源:上海古籍出版社《十三经注疏》)。当代使用多见于文学性语境,需结合上下文判断具体指向。
网络扩展解释
“絶恶”是一个古代汉语词汇,核心含义为“消灭邪恶”或“断绝恶行”。以下是详细解释及背景补充:
1.基本释义
- 词义:指通过强力手段或道德教化消除邪恶行为,维护社会善治。
- 构词:“絶”同“绝”,意为断绝、消灭;“恶”指邪恶、恶行。组合后强调对恶的彻底清除。
2.古籍用例
- 《越绝书》:记载越王勾践“抑彊扶弱絶恶”,即通过抑制强暴、扶助弱小来消除邪恶,恢复社会秩序。
- 《汉书·贾谊传》:提出“贵絶恶于未萌”,主张在邪恶萌芽前通过礼教预防,体现儒家“防微杜渐”的思想。
3.语境延伸
- 该词多用于描述政治治理或道德规范,既包含武力镇压恶行(如勾践),也包含礼法教化(如贾谊的观点)。
4.现代使用
- 属于生僻古语,现代汉语中极少使用,常见于古籍研究或特定文学作品中。
如需更深入的文献分析,可参考《越绝书》《汉书》等原典,或查阅权威词典如《汉语大词典》(来源)。
别人正在浏览...
阿耨白面郎百围便饭鞭鐧不瞅人逋缓诧异称谈斥言刺船盗环刁斗森严邸报独当法岁菲陋逢年風曉佛钵该宥刚坚狗逮老鼠锅底骨碎补骇目惊心酣沉黑名单宏才大略鸿池徽庸洊叠介狄疾流京油子九霞觞宽割理塞卖儿鬻女蟒身马蒁頖宫偏怀峭寒趫猛筌蹏任令三寸弓赡畅石础时失竖鳞遂怀太师椅条菅霆船町畦违豫文武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