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邸报的意思、邸报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邸报的解释

[court bulletin] 也叫“邸抄”、“邸钞”。中国古代抄发皇帝谕旨、臣僚奏议和有关政治情报的抄本。宋代起发展成一种手抄的类似报纸的出版物,明末开始发行活字版本,到清代称“京报”

详细解释

中国 古代报纸的通称。地方长官在京师设邸,邸中传抄诏令、奏章等,以报于诸藩,故称。 唐 已有, 宋 始称“邸报”。后世亦泛指朝廷官报。 清 代也称为“京报”,由报房商人经营。 明 崇祯 年间开始有活字版印本。 宋 苏轼 《小饮公瑾舟中》诗:“坐观邸报谈 迂叟 ,闲説 滁山 忆 醉翁 。”旧题 宋 尤袤 《全唐诗话·韩翃》:“一日,夜将半,客叩门急,贺曰:‘员外除驾部郎中知制誥。’ 翃 愕然曰:‘误矣。’客曰:‘邸报,制誥闕人,中书两进名,不从,又请之。’”《石点头·贪婪汉六院卖风流》:“数日之后,邸报已到, 铁御史 行牌,将附库资财,尽给还 杨氏 。”《红楼梦》第九九回:“一日,在公馆闲坐,见桌上堆着许多邸报。”参见参见“京报”。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邸报是中国古代由官方主导的信息传播媒介,主要用于传递朝廷政令、奏章及政治动态。以下是综合多来源的详细解释:

一、定义与别称

邸报是古代官报,起源于地方官员驻京机构(邸)传抄中央信息的行为。其别称包括“邸抄”“朝报”“进奏院状”等,明清后多称“京报”。


二、起源与发展

  1. 唐代起源:明确记载始于唐开元后期(约公元740年),早期称“开元杂报”,记录皇帝起居、宫廷动态等。宋代由进奏院统一管理,形成官方新闻发布体系。
  2. 活字印刷:明末出现活字印刷版本,清代发展为“京报”。

三、内容与功能

  1. 核心内容:
    • 皇帝诏令、圣旨;
    • 臣僚奏议;
    • 官员任免及奖惩;
    • 重大政事及法令发布。
  2. 社会作用:
    • 政治控制:宣扬王权,巩固统治意识形态;
    • 信息纽带:沟通中央与地方,维系官僚体系运作;
    • 历史参考:历代修史的重要依据。

四、传播与限制


五、争议与补充

如需进一步查阅,可参考权威历史文献或《MBA智库百科》相关词条。

网络扩展解释二

标题:了解《邸报》的意思与相关信息

《邸报》的意思

《邸报》是指古代官方发布的政府公报或宣布重要消息的报纸。

拆分部首和笔画

字的部首为阝,总共有7个笔画。

字的部首为目,总共有12个笔画。

来源和繁体

《邸报》这个词源于古代,当时宫廷或政府经常发布消息给各地官员,邸报就是通知官员的报纸。根据“简化字原则”,繁体字邸报并没有被广泛使用。

古时候汉字写法

古代汉字的写法会有些微的变化,但基本结构保持一致。古时候汉字《邸报》的写法类似于:「邸P报P」。

例句

1. 古代官员通过《邸报》了解朝廷的政策。

2. 邸报中发布了皇帝的命令和国家事务。

组词、近义词、反义词

组词:邸宅、报业、报社、官报

近义词:公报、官报

反义词:私报、庸报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