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鸿池的意思、鸿池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鸿池的解释

池名。故址在今 河南 洛阳 东二十里。《后汉书·百官志三》:“ 鸿池 ,池名,在 雒阳 东二十里。”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穀水》:“ 穀水 又东注 鸿池陂 。” 南朝 齐 谢朓 《拟宋玉<风赋>》:“下 鸿池 而莲散,上 爵臺 而云生。” 唐高宗 《颁行新令制》:“ 鸿池 衍誥,统理详密;螭钮腾文,规模宏远。”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鸿池是中国古代文献中记载的大型人工湖泊,其名称源自《后汉书·百官志三》,指东汉时期洛阳城东的皇家池苑,属少府管辖。该池以“鸿”为名,取自“鸿大”之义,形容水域广阔、气势恢宏的特点。

从历史沿革看,鸿池最早见于《续汉书·郡国志》,记载其位于洛阳东二十里,由东汉光武帝时期开凿,主要用于训练水军和皇室游猎。北魏地理学家郦道元在《水经注·谷水》中进一步描述其水源引自谷水,通过石桥与周边水系相连,具有调节漕运的功能。

在文化意象层面,鸿池常被用作宏大景观的象征。唐代李善注《文选·张衡〈东京赋〉》时,特别强调其“蓄波激浪,浩渺无际”的空间特征。宋代类书《太平御览·居处部》收录多则鸿池典故,其中《汉官典职》记载池内筑有豫章台,种植奇木异草,体现皇家园林的营造技艺。

值得注意的是,鸿池在元代以后逐渐湮没,其具体位置存在学术争议。清代考据学家全祖望在《鲒埼亭集·鸿池考》中提出“三迁说”,认为该池历经汉魏至隋唐三次改道,最终与洛河河道合并。现代考古发现显示,其遗址可能位于今河南省洛阳市偃师区境内。

网络扩展解释

“鸿池”一词的含义可从历史、地理、字义等角度综合解析:

一、基本词义 “鸿池”是古代池名,故址位于今河南洛阳东二十里(约10公里)处。该名称最早见于《后汉书·百官志三》,北魏郦道元《水经注·穀水》等古籍也记载其位置,南朝谢朓的文学作品中亦有提及。

二、字义溯源

三、延伸应用 现代语境中,“鸿池”也作为人名使用,例如台湾政治人物林鸿池。但作为专有名词时,主要指历史文献记载的洛阳古池。

相关文献参考:该池在唐代高宗诏书、南朝诗赋中均有出现,体现了其作为地理标志的文化意义。

别人正在浏览...

编内臣工刺人答教当位单行法點撥定昏佛证咈逆更钥歌戏功曹觥饭不及壶飧鼓包牯牛岭哈腰何至裌袄尖酸刻薄街衢浸沉极武穷兵疾怨急章拘诸举劾居重狂肆棱眼恡固蠡酌管窥母题逆断女丁攀想披麻贫鳏千古一帝前合后仰轻科轻緑亲理秦树楚天秋心敺攘洒除生田十八省诗贴子岁数逃路顽奔武侯吟物斛无生地戊戌变法无抑制乡贯骧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