逋缓的意思、逋缓的详细解释
逋缓的解释
拖欠;延缓。《梁书·武帝纪下》:“百官俸禄,本有定数……自今已后,可长给见钱,依时即出,勿令逋缓。” 唐 元结 《舂陵行》:“逋缓违詔令,蒙责固所宜。” 明 方孝孺 《与士脩书》之二:“辱书重以诗集序见属,意若罪其逋缓者。”
词语分解
- 逋的解释 逋 ū 逃亡:逋逃。逋迁。逋荡。 拖欠:逋负。逋租。逋债。 拖延:逋留(逗留)。 笔画数:; 部首:辶; 笔顺编号:
- 缓的解释 缓 (緩) ǎ 慢,与“急”相对:缓步。缓行(妌 )。缓慢。迟缓。 延迟:缓刑。缓办。缓役。缓征。刻不容缓。 放松,松弛:缓和。缓冲。缓解(?)。和缓。 苏醒,恢复:缓气。缓醒。 慢徐疾急 笔画数:
网络扩展解释
“逋缓”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含义及用法可综合解释如下:
一、基本释义
拼音为bū huǎn,核心含义为拖欠、延缓。常用于描述因拖延而导致未按时完成事务的状态,如拖欠俸禄、延缓执行命令等。
二、引证解释
- 拖欠:
《梁书·武帝纪下》记载:“百官俸禄……可长给见钱,依时即出,勿令逋缓。” 此处的“逋缓”指官方俸禄发放的拖延现象。
- 延缓:
唐代元结《舂陵行》中“逋缓违诏令”一句,则强调因延迟执行诏令而获责。
三、用法与扩展
- 常见搭配:多用于正式语境,如“逋缓诏令”“逋缓赋税”等。
- 相关成语:与“逋逃之臣”“缓兵之计”等词结构相似,但语义侧重不同。
提示:该词现代使用频率较低,多出现在古籍或特定历史语境中。如需更多例句或网络释义,可参考查字典等来源。
网络扩展解释二
逋缓(bū huǎn)这个词的意思是指事情、计划等延迟、推迟、耽误的情况。它的拆分部首是“辶”和“宀”,其中“辶”是汉字中表示“走”的部首,而“宀”则表示“室”或“房子”的部首。逋缓的总体笔画数是13画。 关于这个词的来源,我目前无法提供准确的信息,但从字义上看,“逋”可能是指逃避、脱逃之意,“缓”则表示慢、迟的意思,可能是由这两个字组合而成的。关于繁体的写法,我无法提供具体信息,但可以告诉你繁体字在字形上会有一些变化。 古时候的汉字写法可能与现代稍有不同,但很难得到确切的信息。关于例句,我无法提供具体的例句。关于组词,你可以根据逋缓的含义和其他词汇进行组合,比如逋延、缓慢等。至于近义词和反义词,我也无法提供具体的信息。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