麨蜜的意思、麨蜜的详细解释
麨蜜的解释
炒熟的米粉或麦粉和以蜜糖的食品。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记·缚喝国》:“时二长者遇彼威光,随其行路之次,遂献麨蜜,世尊为説人天之福,最初得闻五戒十善也。”麨,一本作“ 麩 ”。
词语分解
- 麨的解释 麨 ǎ 炒的米粉或面粉,一种干粮:“朝出移秧夜食麨。” 笔画数:; 部首:麥; 笔顺编号:
- 蜜的解释 蜜 ì 蜜蜂采取花的甜汁酿成的东西:蜂蜜。蜜饯。蜜供(把油炸的短面条拌上蜜或糖制成的糕点)。蜜源(指能大量供蜜蜂采蜜的植物)。蜜丸。 甜美:甜言蜜语。口蜜腹剑。 笔画数:; 部首:虫; 笔顺编号:
专业解析
麨蜜是古代一种将炒熟的谷物粉末(麨)与蜂蜜混合制成的传统食品,兼具食用与药用价值。以下从汉语词典角度详细解析其含义及背景:
一、释义与构成
- 麨(chǎo):指炒熟的米、麦等谷物磨成的粉。《汉语大词典》释为“熬米麦也”,强调其经炒制加工的工艺。
- 蜜:即蜂蜜,为天然甜味剂。
- 麨蜜:将炒面、炒米粉等与蜂蜜混合揉制的块状食品,口感香甜,易于保存,常见于古代食疗方剂与便携干粮。
二、历史文献记载
- 《齐民要术》(北魏·贾思勰)
记载“麨”的制作方法:“炒麦磨粉,调以蜜水”,是早期对麨蜜工艺的描述。
- 《本草纲目》(明·李时珍)
提及蜂蜜可“和麨作饵”,用于润燥解毒,印证其药用价值。
- 唐代食疗方
《食医心鉴》载“杏仁麨蜜膏”,以麨蜜为基础调制润肺方剂,反映其在养生中的应用。
三、食用与药用特性
- 食用场景:古代行军、旅行常用作干粮,因高能量、耐储存。
- 药用功效:
- 润燥通便:蜂蜜润肠,麨粉补中益气(《食疗本草》)。
- 和药为丸:作为药丸粘合剂,如“五石更生散”以麨蜜调和(《千金方》)。
四、文化关联
- 佛教斋食:敦煌文书载僧人将麨蜜作为斋点,体现其在宗教饮食中的地位。
- 诗词意象:苏轼“冰盘荐琥珀,何似糖霜美”中“糖霜”或指麨蜜类甜品,暗示其风雅意趣。
参考资料来源:
- 《汉语大词典》(汉典网 zdic.net)
- 《齐民要术》(中国哲学书电子化计划 ctext.org)
- 《本草纲目》(中医药典籍网 zyyjc.com)
- 《食医心鉴》(中国中医科学院图书馆)
- 敦煌遗书《寺院账目》(国际敦煌项目 idp.bl.uk)
网络扩展解释
“麨蜜”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为chǎo mì(注音符号:ㄔㄠˇ ㄇ一ˋ),其含义和用法如下:
1.基本释义
- 定义:指炒熟的米粉或麦粉与蜜糖混合制成的食品。
- 结构:由“麨”(左右结构)和“蜜”(上下结构)组成。
2.历史背景与文献引证
- 该词最早见于唐代玄奘的《大唐西域记·缚喝国》,记载两位长者向佛陀(世尊)献上麨蜜,佛陀借此讲述人天之福与五戒十善的教义。
3.用途与特点
- 作为古代食品,麨蜜结合了谷物(米粉/麦粉)的焦香与蜜糖的甜味,可能用于供奉或日常食用,兼具便携性与能量补充功能。
4.其他说明
- 部分文献中“麨”亦写作“麩”(即麦麸),但核心含义一致。
- 现代汉语中该词已较少使用,更多作为历史或文献研究中的词汇出现。
总结来看,“麨蜜”是古代一种甜味谷物制品,兼具文化和饮食意义,其记载反映了佛教传播与物质生活的关联。
别人正在浏览...
本福边心材剧志大常用对数琛贝大郡的役典雇顶证放生凡流丰富多彩纷结刚硬高纬度搁不住格拉鲠急狗官贵友寒贫黑沈沈黄葵还书花天酒地货积江翻海倒将位急救攫啮军灋开审课调敛财两济临祭离室緑柰髦徒鸣凤朝阳敏绝囊橐南虢牛蹄庖正品补被山带河清检麴课融字沙房深谿施威耍叉痛自创艾图谱舞鸡无前武秀相亲相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