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指 五代 冯道 居住的地方。故址在今 河北省 交河县 东北。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六》:“考 道 ( 冯道 )所居,今曰 相国庄 ……与 景城 相近。”
“相国庄”是一个具有历史背景的词语,其含义可从以下方面综合解析:
“相国庄”原指古代相国(相当于国家总理的高级官职)的庄园,后引申为高官显贵的居所。其中,“相”指官职相国,“国”指国家,“庄”即庄园或住所。
五代冯道故居
据史料记载,“相国庄”特指五代时期著名宰相冯道的居住地,位于今河北省交河县东北部。清代学者纪昀在《阅微草堂笔记》中也提及此地与冯道的关系。
地理位置演变
现沧州市沧县崔尔庄镇有村庄名为“相国庄”,因冯道官职得名。该村始建于唐代,后因冯氏后人迁出,明代毕、高等姓氏迁入定居,逐渐形成村落。
冯道(882年—954年)是五代十国时期的“十朝元老”,历经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四朝,效力过十一位皇帝。他虽因频繁易主受争议,但因其才能和政绩被历代君主重用,曾主持刻印儒家经典《九经》,历时22年完成。
随着历史变迁,“相国庄”逐渐从具体地名演化为象征高官显贵居所的成语,同时保留了其历史地理实体的双重意义。
如需更详细的历史考证或村庄现状,可参考《阅微草堂笔记》或地方志等文献。
《相国庄》是一个中国姓氏。相国庄氏是以某个地区的“相国庄”作为他们的宗族名称。
相:木(木字旁),五画
国:囗(囗字旁),九画
庄:广(广字旁),七画
相国庄来源于中国古代社会的封建制度。相国是一个具有重要地位的官职,掌管国家的军政大权。而庄则是指一片田地,也用来表示居住的围合之处。
相國莊
相:目+木+弓,木+人
国:口+儿+囗
庄:广+豕
他的祖先居住在相国庄数百年。
相国、庄家、国庄、相邻
庄、堡、村庄
城、都市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