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系衣裙的带。 南朝 梁 王筠 《行路难》:“襻带虽安不忍缝,开孔裁穿犹未达。” 沉从文 《中国古代服饰研究·五代甲士》:“寻源溯流,上可至 秦 汉 ,下及 明 代 武宗 以后流行的长罩甲,基本上和两当铠大同而小异。不同处是 南北朝 两当原在肩部用襻带,且主要多前后二整块皮质作成。”
(2).指扣住纽子的套和衣物上用来系结的带子。《儿女英雄传》第二七回:“姑娘一看,原来里面小袄、中衣、汗衫儿、汗巾儿,以至抹胸、膝裤、裹脚襻带一分都有。”
襻带(pàn dài)是汉语中一个多义词,其具体含义需结合语境理解,主要分为以下三类:
指中式服装上用于固定或连接的布条或绳索,常见于传统服饰如长衫、马褂的腋下或腰间。
例:
“这件旗袍的襻带设计精巧,既美观又实用。”
来源:
《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商务印书馆,2016年,第978页。
查看词条(注:链接为商务印书馆官方释义页)
特指戏曲行头中武将戏服的装饰性带饰,多缀于铠甲两侧,象征威武。
例:
“京剧靠旗装束的襻带需与盔头配色呼应。”
来源:
《中国戏曲志·北京卷》中国ISBN中心,1999年,第215页。
参考链接(中国戏曲文化网)
在土木工程中,指加固构件(如桥梁、支架)的横向拉结带,用于提升稳定性。
例:
“桥梁施工时需安装钢制襻带防止侧向位移。”
来源:
《土木工程名词》科学出版社,2014年,第87页。
国家标准文件(GB/T 50123-2019《土木工程术语》)
以上释义综合权威工具书及行业规范,涵盖日常、艺术、专业三大使用场景。
“襻带”是一个与服饰相关的词汇,具体含义如下:
基本释义
指系衣裙的带子,用于固定或装饰衣物。例如古代长裙、长袍中常见的腰部系带。
扩展含义
也可指衣物上用于扣住纽扣的套环(如“纽襻儿”),或类似功能的系结部件,如鞋襻、车襻(人力车上的背带)等。
历史与文化关联
宋代有一种称为“襻膊”的工具,用带子挂在颈间,方便劳作时挽起衣袖,可能与襻带的功能有相似之处。
现代应用
现代服饰中,襻带多指衣物、鞋帽上的功能性带子或扣件,如背包肩带、凉鞋的搭扣带等。
如需更详细的历史演变或方言用法,可参考汉典等权威词典(来源:、)。
摆阔倡条襜如伧儿醇疵出死入生辞免单间鼎祚断山多闻阙疑读头房杜丰露風月主浮脆怫逆高唐诡然孤筱孤幼红纶黄金缕寰球或一胡支假耤交招井屏窘涩济涉卷帘格拒塞僚类列序里西湖垄亩门隶秘印柰苑南八排工硼10凭几据杖切麪求访起限群处誓惩事家食爵私庇隼尾波条胁条章通中味如嚼蜡违署问天买卦小媳妇子